成语拼音:hán mù chūn huá
成语解释: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
成语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刘应之曰:‘既有寒木,又发春华,何如也?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各具特色
繁体字形:寒木萅華
英文翻译:each has its own merits
寒:1.冷(跟“暑”相对):寒冬。寒风。天寒地冻。受了一点寒。2.害怕;畏惧:心寒。胆寒。3.穷困:贫寒。4.姓。
木:1.树木:伐木。果木。独木不成林。2.木头:枣木。榆木。檀香木。3.棺材:棺木。行将就木。4.质朴:木讷。5.反应迟钝:木然。木头木脑。他反应有点木。6.麻木:两脚冻木了。舌头木了,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。7.姓。
春:1.春季:春景。温暖如春。2.指一年的时间:一卧东山三十春。3.指男女情欲:怀春。春心。4.比喻生机:妙手回春。5.姓。
华:[huá]1.美丽而有光彩的:华丽。华艳。华彩。华贵。华章。华表(亦称“桓表”)。华盖。2.精英:精华。含英咀(jǔ)华。3.开花:华而不实。春华秋实。4.繁盛:繁华。荣华富贵。5.奢侈:浮华。奢华。6.指中国或汉族:华夏。中华。华裔。华胄(a.华夏的后裔;b.贵族的后裔)。华工。7.敬辞,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:华翰(称人书信)。华诞(称人生日)。华居(称人住宅)。8.头发花白:华发(fà)。华颠(指年老)。9.指时光:年华。韶华。[huā]古同“花”,花朵。[huà]1.〔华山〕山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2.姓。
“寒木春华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。比如同事小张平时沉默寡言,开会时却能精准指出问题关键,像极了寒冬里依然挺拔的松树;而实习生小李虽然经验不足,但总能用创意点子点燃团队氛围,仿佛春日枝头绽放的桃花——这不正是寒木春华的生动写照吗?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各有千秋”有什么区别?举个例子,老字号餐馆坚持手工包饺子是“寒木”,主打预制菜的新品牌是“春华”,前者代表经久不衰的根基,后者象征顺应时代的生机,二者并非单纯比较优劣,而是展现不同维度的价值。
最近看到社区里的便民改造特别有感触:二十年的修车铺继续服务老年居民是“寒木”,新增的共享充电宝和智能快递柜就是“春华”。这种新旧融合让我想到,生活中其实不需要非此即彼的选择,就像冬天欣赏松柏的苍劲,春天享受桃李的芬芳,本就可以同时存在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很多百年企业都在实践这个理念。德国某钢琴品牌至今保留手工调音师(寒木),同时开发AI作曲软件(春华);日本老牌文具厂维持毛笔制作技艺,又推出电子手写板。这种“传统根基+创新枝叶”的模式,或许正是寒木春华在现代商业中的演绎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与其纠结“要做常青树还是迎春花”,不如想想怎么在不同阶段发挥自身特质。就像小区里那棵玉兰树,深褐色的枝干默默积蓄能量(寒木),待到时机成熟便开出满树洁白(春华),这种生命节奏本身,就是最自然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