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ì yún bù yǔ
成语解释:满天乌云不下雨。比喻事物正在酝酿,一时还没有发作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小畜》:“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正在酝酿中
繁体字形:密雲不雨
英文翻译:an affair that was fermented long ago
密:1.事物之间距离近;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(跟“稀、疏”相对):密植。稠密。紧密。严密。这一带的树长得太密了。2.关系近;感情好:密友。亲密。3.精致;细致:细密。精密。4.秘密:密电。密谈。密约。机密。保密。5.姓。
云:1.说:人云亦云。不知所云。2.表示强调:岁云暮矣。3.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、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。4.指云南:云腿(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)。5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雨:[yǔ]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,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,就下降成雨。[yù]古指下(雨、雪等):雨雪(下雪)。雨粟。
说到"密云不雨"这个成语,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办公室里明明气氛紧张得像要打雷,结果老板最后只是轻飘飘说了句"散会";家人提前三天通知要开重要家庭会议,等到当天却只是商量周末去哪吃火锅。
这个成语的核心究竟想表达什么?其实它揭示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:很多看似箭在弦上的事情,未必会有预期中的结果。就像去年我们团队做的那个智慧社区项目,初期方案会上争得面红耳赤,连备用方案都准备了三个版本,结果甲方最后说"先按原计划试试看"。
为什么人们总会被"密云不雨"的现象吸引呢?这可能源于人类对未知的天然好奇。记得初中时班主任每次抱着一摞试卷进教室,前排同学都会屏住呼吸数卷子厚度,结果常常只是随堂小测。这种心理预期与现实落差的微妙平衡,恰恰构成了生活的戏剧性。
在人际关系中,这个成语的智慧尤其明显。上周朋友小陈神秘兮兮说要宣布重大决定,我们猜遍了跳槽、创业、结婚,最后才知道他不过是给猫主子换了新牌子的猫粮。这种"雷声大雨点小"的日常,反倒给平淡生活增添了不少期待感。
我始终觉得,"密云不雨"的状态其实暗含处世哲学。当看到邻居家装修队连续七天进进出出时,与其揣测对方要大兴土木,不如理解为他们在享受改造生活的过程。毕竟,人生很多重要改变,往往就孕育在这些看似停滞的酝酿期里。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换个角度观察。就像春天里那些积雨云,虽然暂时没落下雨滴,但云层里翻涌的水汽,正在默默滋养着万物的生长节奏。这种等待本身,何尝不是自然教给我们的智慧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