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én
  • yán
  • xià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ì rén yán xià

成语解释:犹言寄人篱下。

成语出处:清·陈维菘《贺新郎·乙卯元日》:“抖擞门丞秦叔宝,贝带璘斒光射,笑公等、寄人檐下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依附别人

繁体字形:寄人簷下

英文翻译:to depend on under sb . 's thumb

寄人檐下的意思

寄:1.原指托人递送,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:寄信。寄钱。包裹已经寄走了。2.付托;寄托:寄存。赋诗寄怀。寄希望于青年。3.依附别人;依附别的地方:寄食。寄居。寄人篱下。4.认的(亲属):寄父。寄母。寄儿。寄女。5.姓。
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檐:1.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:房檐。廊檐。檐下。檐前。2.某些器物上形状像房檐的部分:帽檐儿。

下:1.方位词。位置在低处的:下游。下部。山下。往下看。2.等次或品级低的:下等。下级。下策。下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次。下半年。下不为例。4.向下面:下达。下行。5.方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名下。部下。在党的领导下。在这种情况下。6.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时下。节下。年下。7.用在数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往四下一看。8.姓。9.由高处到低处:下山。下楼。顺流而下。10.(雨、雪等)降落:下雨。下雪。下霜。11.发布;投递:下命令。下通知。下战书。12.去;到(处所):下乡。下车间。下馆子。13.退场:八一队的五号下,三号上。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。14.放入:下种。下面条。下本钱。下网捞鱼。15.进行(棋类游艺或比赛):下围棋。咱们下两盘象棋吧!16.卸除;取下:下装。把敌人的枪下了。把窗户下下来。17.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下结论。下批语。下定义。18.低于;少于: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。19.用在“两、几”后面,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下。就这么几下,你还要逞能?‖也说下子。20.表示由高处到低处:坐下。躺下。传下一道命令。21.表示有空间,能容纳:坐得下。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。这间屋子太小,睡不下六个人。22.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打下基础。定下计策。准备下材料。

成语评论

寄人檐下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其实和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比如刚毕业的小王,暂时借住在亲戚家找工作,每天小心翼翼怕给人添麻烦——这不就是“寄人檐下”的真实写照吗?这种状态往往伴随着心理压力,但换个角度看,也可能成为人生过渡期的跳板。

为什么古人要用“屋檐”来比喻依赖他人?其实这和古代建筑结构有关。屋檐本是遮风挡雨的地方,但站在别人家的屋檐下,就意味着要低头、受约束。就像《红楼梦》里林黛玉初进贾府,哪怕被众人呵护,依然觉得“不敢多行一步路,多说一句话”,这种微妙的不自在,恰恰呼应了成语中的无奈感。

现代人如何摆脱“寄人檐下”的困境?我认识的设计师小李,刚北漂时睡了三年的朋友家沙发。但他把这段时间当作资源积累期,白天上班,晚上用房东的阳台当临时工作室。五年后他告诉我:“那段低头做事的日子,反而让我看清了真正想走的路。”这说明暂时的依附状态,完全可以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契机。

有人担心依赖他人会失去主动权,但换个角度看,接受帮助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常态。就像刚学步的孩子需要搀扶,创业者需要投资人支持,关键不在于是否“寄人檐下”,而在于是否保持向上的生命力。重要的是明确:这只是过程,而非终点。

观察身边的案例会发现,处理这种关系最聪明的人,往往做到了两点:一是心怀感恩但不卑躬屈膝,二是设定清晰的界限和时间表。就像候鸟不会永远栖息在同一棵树上,知道自己何时该展翅,才能让这段经历成为值得回味的成长注脚。

屋檐下的时光,可以是温暖的避风港,也可能是困住脚步的牢笼——区别在于我们是否在积蓄力量。当你不得不暂居他人庇护之下时,别忘了保持自己的节奏。毕竟连竹子都要先在地下扎根三年,才能迎来破土而出的疯长期。

寄人檐下的造句

  1. 造句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,寄人檐下,也是应该得尽尽自己的本分。
  2. 造句 赵云则不然!自追随刘备以后,刘备或穷困潦倒、或寄人檐下,及至阿斗继任,赵云始终忠贞不渝。
  3. 造句 1992年,我家的土坯房倒塌,一家四口寄人檐下。
  4. 造句 对于湖南衡阳的陈泽民、罗文华、李和平等三位“11·3”灾民来说是个高兴的日子,他们告别了寄人檐下的生活,第一批搬进了宽敞明亮、环境优雅的新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