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 yán xié xué
成语解释:家言:一家之言,指偏见;邪:不正当;邪学:邪说。指偏见邪说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流丸止于瓯臾,流言止于知者。此家言邪学所以恶儒者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家言邪壆
英文翻译:Theory of family evil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邪:[xié]1.不正当,不正派:邪恶(è)。邪念。邪说。2.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:寒邪。风邪。3.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:中(zhòng)邪。4.妖异怪诞:邪魔。邪术。5.古同“斜”。[yé]古同“耶”,疑问词。[yá]古同“玡”,琅玡山。[yú]古同“餘”。[xú]古同“徐”,缓慢。
学:1.学习:学技术。勤工俭学。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。2.模仿:他学杜鹃叫,学得很像。3.学问:治学。才疏学浅。博学多能。4.指学科:数学。物理学。政治经济学。5.学校:小学。大学。上学。6.姓。
“家言邪学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生僻,但它其实可以拆开来理解:“家言”指家庭或小圈子里的片面观点,“邪学”则是偏离正道的错误认知。比如有人坚信“吃核桃必须配绿豆才能补脑”,还要求全家照做——这就是典型的家言邪学,把缺乏科学依据的经验当作真理传播。
为什么这种观念容易在家庭中滋生?封闭的环境会强化固有认知。就像总用同一把尺子量东西,时间久了大家都会觉得世界就该这么长。我二叔坚持认为“孩子发烧必须捂汗”,直到医生拿着检查报告解释原理,他才意识到这种代代相传的做法可能延误治疗。
如何识别家言邪学?有个简单的方法:看这个说法敢不敢见阳光。比如“凌晨三点喝水能治百病”的说法,放在家庭聚餐时可能获得附和,但拿到医学讲座上就会显得荒谬。真正有用的知识经得起多角度验证,就像种子在阳台和农田都能发芽。
我曾观察过老家祠堂里的族规,有些条款明显与现代法律冲突。这让我意识到,即便是承载情感的传统,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。就像老房子要加固承重墙,但也要拆掉腐朽的梁柱。
面对家言邪学,不必激烈对抗。试着用“为什么三次方”提问法:为什么相信这个?为什么别人不这么做?为什么现在和过去情况不同?这种温和的探讨比直接否定更有建设性,就像春风化雨比狂风拔树更能松动板结的土壤。
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认知生态,完全剔除旧观念就像强行改变生态系统。更实际的做法是培育新认知:用科学实验视频替代口头说教,用亲子科普活动取代命令式教育。当新苗长成大树,枯枝自然会失去生存空间。
最后要记住,批判家言邪学不等于否定家庭智慧。就像清理衣柜不是要烧掉所有旧衣服,而是把不合时宜的收起来,把实用的继续穿着。保持这份清醒与包容,才能让真正的智慧在代际间健康传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