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ěn qǔ miàn shì
成语解释:见“审曲面埶”。
成语出处: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审曲面势,以饬五材,以辨民器,谓之百工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審麯靣勢
英文翻译:Review of the situation
审:1.详细;周密:详审。审慎。2.审查:审稿。审核。3.审问;讯问处理案件:审讯。审判。4.知道:未审近况如何?5.文言副词。的确;果然:审如其言。
曲:[qǔ]1.一种韵文形式,出现于南宋和金代,盛行于元代,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2.(曲儿)歌曲:曲调。戏曲。小曲儿。高歌一曲。3.歌谱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聂耳作的曲。[qū]1.弯曲(跟“直”相对):曲线。曲尺。弯腰曲背。山回水曲。曲径通幽。2.使弯曲:曲肱而枕(肱:胳膊)。曲突徙薪。3.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4.不公正;无理:是非曲直。5.姓。6.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(多为麦子、麸皮、大豆的混合物)制成的块状物,用来酿酒或制酱。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势:1.势力:权势。人多势众。仗势欺人。2.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:来势。势如破竹。3.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:山势。地势。水势汹涌。4.政治、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:局势。大势所趋。5.姿态:手势。姿势。6.雄性生殖器:去势。
“审曲面势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背后藏着古人智慧的闪光点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装修师傅面对凹凸不平的墙面时,不会强行贴平墙纸,而是先观察墙面走势,顺着纹理调整材料——这不就是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”的生动写照吗?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现代职场有什么关系?”想象你负责一个突发项目,原计划需要五个人力,但临时只能抽调三人。审曲面势的领导者不会死磕人数缺口,而是重新拆分任务流程,把文档整理改成语音记录,把线下会议转为异步协作,反而激发了团队新潜能。
这个成语最妙之处在于打破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。就像去年我帮朋友策划婚礼,原定的户外场地突遇暴雨,我们没选择将就或取消,而是用透明雨棚搭建出水晶屋效果,宾客们撑着雨伞跳舞的反差画面,反倒成了朋友圈刷屏的经典场景。
审曲面势不是妥协的代名词,它更像武侠小说里的“借力打力”。当你在工作中遇到资源限制时,不妨先花20分钟画张现状图:现有团队优势在哪?哪些流程能简化?哪些工具可替代?往往能在约束条件下发现意想不到的创新路径。
下次看到孩子用乐高积木搭出歪斜却充满创意的城堡时,别急着纠正造型。这种自发性的“审曲面势”,正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丢失的应变智慧。保持对现实的敏锐观察,同时保有改造现状的勇气,或许就是这个古老成语给当代人最好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