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í yù yǒu lì
成语解释:与:参与,在里面。确实在里边出了力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》:“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,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,共产党的调停,实与有力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确实在里边出了力
繁体字形:實與有力
英文翻译:really do one's bit inside
实:1.内部完全填满,没有空隙:实心儿。把窟窿填实了。2.真实;实在(跟“虚”相对):实话。实心眼儿。实事求是。3.实际;事实:失实。名实相副。4.果实;种子:芡实(鸡头米)。开花结实。5.姓。
与:[yǔ]1.给:赠与。与人方便。信件已交与本人。2.交往:相与。与国(友邦)。3.赞许;赞助:与人为善。4.等待:岁不我与(时光不等人)。5.姓。6.跟;向:与虎谋皮。与困难作斗争。7.和:工业与农业。批评与自我批评。[yù]参与:与会。[yú]同“欤”。
有:[yǒu]1.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2.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3.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5.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[yòu]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力:1.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,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。力有三个要素,即力的大小、方向和作用点。2.力量;能力:人力。物力。目力。脑力。药力。理解力。说服力。战斗力。3.特指体力:大力士。四肢无力。用力推车。4.尽力;努力:力争上游。维护甚力。5.姓。
“实与有力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某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,市场部提前调研用户需求,技术部攻克核心算法,看似最终功劳归于产品经理,但“公司上下实与有力”的总结,让团队每个成员都感受到价值。这种表达既肯定了集体贡献,又避免了“抢功劳”的尴尬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齐心协力”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“实”字的分量。比如社区旧楼加装电梯,王阿姨挨家挨户协调矛盾,李师傅通宵修改施工方案,这时候说“二位实与有力”,比泛泛而谈的“大家辛苦了”更能体现具体贡献。个人认为,精准认可比笼统表扬更有激励效果。
如何在正式场合使用?看这个外交案例:某国际气候协议达成后,发言人表示“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实地数据实与有力”。这句话既维护了主要谈判方的体面,又巧妙点出数据支持者的关键作用。这种表达智慧,在需要平衡多方关系的场景中尤为实用。
该成语还能用在自我反思中。比如备考失败时,与其抱怨“运气不好”,不如承认“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未实与有力”。这种表达方式把焦点从结果转移到过程,反而能带来解决问题的动力。从个人经验看,坦然面对不足比逃避更有助于成长。
观察发现,这个四字成语像把解剖刀,能精准剖开事件表象。当媒体报道“某运动员破纪录”时,懂行的教练总会补充“新研发的体能训练方案实与有力”。这种思维模式提醒我们:任何成功都不是孤立的,看见隐形推手,才能更全面理解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