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óng cái dà lüè
成语解释:见“宏才大略”。
成语出处: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:“阁下如此宏材大略,不出来做工点事情,实在可惜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人的才能和谋略
繁体字形:宏材大畧
英文翻译:brilliance and ambition
宏:1.宏大:宏伟。宏图。宏愿。宽宏。2.姓。
材:1.木料:木材。树木已经成材。2.原材料;资料:钢材。教材。3.人的资质能力:因材施教。4.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:人材。蠢材。5.棺材:一口材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略:1.简单(跟“详”相对):大~。粗~。~图。~读。这个提纲写得太~了。2.简单扼要的叙述:史~。事~。节~。要~。3.省去;简化:从~。省~。中间的部分~去不说。4.略微:~知一二。~有所闻。他的成绩比我~好一些。5.计划;计谋:方~。策~。谋~。战~。雄才大~。6.夺取(多指土地):侵~。攻城~地。
“宏材大略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是对一个人能力和格局的极致夸赞,但它到底用在哪里合适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某公司CEO在行业低谷期大胆布局新能源领域,五年后市场爆发,企业一跃成为龙头。这时人们会说:“他当年真是有宏材大略啊!”——这里既肯定了决策的前瞻性,也隐含了执行过程中的资源整合能力。
有人可能会问:普通人需要这种听起来“高大上”的特质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社区里组织垃圾分类的阿姨,她挨家挨户设计回收方案,还说服物业搭建堆肥站,把环保理念变成可持续模式。这种在小事上展现的系统性思维,谁说不是另一种“宏材大略”呢?
值得注意的是,宏材大略不等于盲目冒险。就像下围棋,高手会同时计算未来十步的走势和当下的实地得失。去年某科技博主分析短视频风口时,既预判了内容升级趋势,又提醒创作者要夯实基本功,结果行业洗牌时,那些照做的团队真的活了下来。这种兼顾长远与当下的思考方式,或许才是这个词的精髓。
我始终认为,真正的宏材大略自带温度。某贫困县县长修路时坚持保留古树群,二十年后的乡村旅游经济反而因此独具特色。这让我想到:所谓大格局,不该是冷冰冰的数据推演,而是能在时光长河里种下善意种子的智慧。
当我们在谈论宏材大略时,本质上是在寻找突破眼前困局的可能性。就像玩拼图时先看清完整画面再动手,这种能力既需要跳出固有视角的勇气,也离不开对细节的精准把控。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,不妨试试问自己:如果站在五年后的视角,此刻该做怎样的决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