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òng
  • cái
  • pān
  • mì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òng cái pān mìàn

成语解释:宋玉的才华,潘岳的容貌。比喻才华出众,仪容俊美。

成语出处:清李渔《奈何天 虑婚》:“我辈居先,常笑文人偃蹇,本自有守才潘面,都贫贱,争似区区,痴顽福分徼天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宋才潘靣

英文翻译:Song caipan noodles

宋才潘面的意思

宋:1.周朝国名(前11世纪中叶—前286)。在今河南商丘一带。为齐所灭。2.朝代名。1.南朝之一(420—479)。刘裕灭东晋后建立。建都建康(今南京),国号宋,史称刘宋。为南齐所灭。2.(960—1279)赵匡胤灭五代后周建立。建都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国号宋,史称北宋。1127年4月为金所灭。5月赵构重建政权,建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),史称南宋。1279年为元所灭。北宋、南宋合称两宋。3.响度单位。一毫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。旧写作𠳼。

才:1.才能:德才兼备。多才多艺。这人很有才。2.有才能的人:干才。奇才。3.姓。4.表示以前不久:你怎么才来就要走?5.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:他说星期三动身,到星期五才走。大风到晚上才住了。6.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(前面常常用“只有、必须”或含有这类意思):只有依靠群众,才能把工作做好。7.表示发生新情况,本来并不如此:经他解释之后,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8.表示数量小,次数少,能力差,程度低等等: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。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。9.表示强调所说的事(句尾常用“呢”字):麦子长得才好呢。我才不信呢!

潘:姓。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成语评论

你知道“宋才潘面”这个成语吗?它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出众的外表,像宋代文豪的才华配上潘安的美貌。比如,在团队里有个同事不仅提案逻辑清晰,还特别注重形象管理,大家私下开玩笑说他是“现代宋才潘面”。
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?其实它戳中了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——才华和颜值到底哪个更重要?古代科举考试时,相貌端正的状元更容易被皇帝记住;而现代职场中,专业能力过硬的人即使外貌普通,也能靠实力赢得尊重。这说明两者的价值会随时代语境变化,但“内外兼修”始终是加分项。
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短视频创作者小张能写出爆款文案(宋才),出镜时穿搭造型也让人眼前一亮(潘面),结果粉丝量比同类型账号涨得快三倍。这说明在注意力经济时代,“复合型优势”确实更容易突围。

难道长得普通就没机会吗?当然不是!仔细观察会发现,很多企业家、科学家的个人魅力恰恰来自专业积淀带来的自信光芒。就像特斯拉的电池日发布会上,马斯克穿着皱巴巴的衬衫讲解技术参数时,观众记住的是他眼里的光,而不是领口的褶子。

个人认为,“宋才潘面”不应该成为焦虑来源,而应看作自我提升的多元方向。就像手机既要优化处理器也要设计外观,但最终决定用户体验的,还是软硬件能否协同运作。我们可以选择精进专业能力,或者提升外在形象,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“配置方案”。

下次遇到需要快速建立信任的场景时,不妨试试“宋才潘面”的组合拳:求职面试前既准备案例数据,也熨平衬衫领口;产品推介时用可视化图表搭配得体的肢体语言。这种内外联动的策略,往往比单方面突出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。

"宋才潘面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