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ān jiā lè yè
成语解释:安定地生活,愉快地从事其职业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谷永传》:“薄收赋税,毋殚民财,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生活安定,精神富足
繁体字形:安家樂業
英文翻译:live and work in peace
安:1.安定:心神不安。坐不安,立不稳。2.使安定:安民。安神。安邦定国。3.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:安于现状(满足于目前的状况,不求进步)。安之若素。4.平安;安全(跟“危”相对):公安。治安。转危为安。5.使有合适的位置:安插。安顿。6.安装;设立:安门窗。安电灯。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。7.加上:安罪名。安个头衔。8.存着;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你安的什么心?9.姓。10.疑问代词。11.问处所,跟“哪里”相同:而今安在?12.表示反问,跟“怎么、哪里”相同:不入虎穴,安得虎子?。安能若无其事?13.安培的简称。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,电流强度就是1安。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乐:[lè]1.快乐:欢乐。乐事。乐不可支。心里乐得像开了花。2.乐于:乐此不疲。3.笑: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。4.姓(与Yuè不同姓)。[yuè]1.音乐:奏乐。乐器。2.姓(与Lè不同姓)。[yào]1.爱好,喜爱:知者~水,仁者~[lào]1.用于地名:~亭,在河北
业:1.行业:工业。农业。林业。畜牧业。饮食业。各行各业。2.职业:就业。转业。业余。无业。3.学业:肄业。修业。毕业。结业。4.事业:功业。创业。业绩。5.产业;财产:家业。业主。6.从事(某种行业):业农。业商。7.姓。8.佛教徒称一切行为、言语、思想为业,分别叫做身业、口业、意业,合称三业,包括善恶两面,一般专指恶业。9.已经:业已。业经。
哎哟,你瞅瞅这成语“安家乐业”,听起来就像街坊大妈劝人结婚时爱念叨的话。不过说白了,它背后可是藏着老百姓最实在的愿望。比方说老张家吧,两口子前年在城郊买了套二手房,今年又在小区门口盘下个水果店,这不就是“安家乐业”活生生的例子嘛?有人要问了:“这跟租房子上班有啥区别?”嘿您别说,有了固定居所和稳定营生,连他家娃写作业都比以前坐得住了。
要说这词儿为啥能传几千年,里头可是有大学问的。就像咱小区新搬来的程序员小刘,原先在北上广漂着,现在回老家搞起了直播助农。您猜怎么着?他直播间名字就叫“安家乐业新农人”。有人可能嘀咕:“现在年轻人不都爱闯荡吗?”要我说啊,新时代的“安家乐业”早不是死守一亩三分地了,关键是心里那份安定感。你看小刘白天直播卖山货,晚上还能陪老爹下象棋,这不比在大城市挤地铁强?
前阵子社区搞了个“安居工程座谈会”,有个大姐发言特别逗:“政府给咱修了安置房,街道还组织家政培训,这不就是'安家乐业'一条龙服务嘛!”这话把大伙儿都逗乐了。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,现代社会要落实这个老理儿,光靠个人努力可不够。就像咱们社区的创业孵化基地,三年扶起来二十多个小老板,这种机制才算把“安家乐业”给整明白了。
要我说啊,现在年轻人对“安家乐业”有新理解。你看我表妹,租房住照样把屋里收拾得跟网红民宿似的,自由职业收入比坐班的还高。人家说:“心安处就是家,能干喜欢的事就是业。”这话虽然听着新鲜,细琢磨还是老祖宗那句话的魂儿。说到底,不管时代怎么变,人总得先有个让自己踏实的地界儿,才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不是?
最近看新闻说有个“十五分钟生活圈”的规划,便利店、幼儿园、社区医院全在步行范围内。您猜老百姓咋评价?有位大爷说得特实在:“这不就是让大伙儿'安家乐业'少折腾嘛!”要我说这个理儿古今通用,当年孟母三迁找学区房,跟现在年轻人看周边配套,本质上都是同一个追求。日子嘛,总得先安顿下来,才能踏踏实实往前走,你说是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