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ān tǔ zhòng jū
成语解释:犹安土重迁。指留恋故乡,不愿轻易迁居异地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杨终传》:“传曰:‘安土重居,谓之众庶。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安于本乡本土的生活
繁体字形:安土重居
英文翻译:hate to leave a place where one has lived long
安:1.安定:心神不安。坐不安,立不稳。2.使安定:安民。安神。安邦定国。3.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:安于现状(满足于目前的状况,不求进步)。安之若素。4.平安;安全(跟“危”相对):公安。治安。转危为安。5.使有合适的位置:安插。安顿。6.安装;设立:安门窗。安电灯。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。7.加上:安罪名。安个头衔。8.存着;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你安的什么心?9.姓。10.疑问代词。11.问处所,跟“哪里”相同:而今安在?12.表示反问,跟“怎么、哪里”相同:不入虎穴,安得虎子?。安能若无其事?13.安培的简称。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,电流强度就是1安。
土:1.土壤;泥土:黄土。黏土。土山。土坡。土堆。2.土地:国土。领土。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土产。土话。这个字眼太土,外地人不好懂。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法。土专家。土洋并举。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土里土气。土头土脑。6.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7.姓。
重:[zhòng]1.重量;分量:举重。这条鱼有几斤重?2.重量大;比重大(跟“轻”相对):体积相等时,铁比木头重。工作很重。脚步很重。话说得太重了。3.程度深:情意重。病势很重。重伤。4.重要:重地。重任。5.重视:敬重。尊重。看重。器重。为人所重。重男轻女是错误的。6.不轻率:自重。慎重。持重。7.姓。[chóng]1.重复:重出。书买重了。2.重新;再:重逢。旧地重游。重写一遍。3.层:云山万重。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。4.使重叠在一起;摞:把两领席重在一起。5.姓。
居:1.住:居民。分居。2.住的地方;住所:迁居。民居。故居。3.在(某种位置):居左。居首。4.当;任:居功。以专家自居。5.积蓄;存:居积。奇货可居。6.停留;固定:变动不居。岁月不居。7.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(多为饭馆):同和居。沙锅居。8.姓。
哎,你别说,这“安土重居”的成语啊,乍一听有点像劝人别搬家对吧?其实它的本意是形容人留恋故土、不愿轻易迁移。比如咱隔壁李大爷,儿子在城里买了大房子接他养老,可他愣是摆摆手说:“住了一辈子的老院子,街坊邻居都在,安土重居嘛!”你品,这词儿是不是把那种扎根的情怀说得特到位?
不过问题来了——为啥有人宁可守着老房子,也不愿意追求更好的条件呢?说白了,这背后藏着安全感啊!就像老树盘根,熟悉的土地、熟悉的人情,那种“闭着眼都能摸到路”的踏实感,可不是钱能买来的。我老家村里有个阿婆,儿女想接她去城里,她总念叨:“城里高楼像鸽子笼,哪比得上咱这儿推窗见山、抬头数星?”你瞅,这可不就是安土重居的鲜活例子嘛!
但话又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“北漂”“深漂”,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?嘿,还真不一定!前阵子看新闻,有个95后姑娘辞了高薪工作回村种有机菜,她说:“大城市节奏快得让人心慌,不如回乡守着三分地心里踏实。”你看,时代变了,但“安土重居”的精神内核——对归属感的追求——反而在新一代身上有了新表达。
说到这儿,我倒想起个有意思的事。去年参加同学会,发现当年嚷嚷着要“浪迹天涯”的那帮人,现在反而最热衷于在家门口搞事业。有个哥们开了家社区咖啡馆,天天跟老街坊唠嗑,他说:“以前总觉得远方才有诗,现在发现把眼前的日子过成诗更重要。”哎,这话糙理不糙,安土重居哪是什么守旧,分明是活明白了呀!
要说这成语给咱什么启示,我觉得就像煮一锅老火汤,火候到了味道才醇。现代社会讲究“说走就走”,但偶尔慢下来,在熟悉的地方深耕细作,说不定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精彩。就像我最近在阳台种的小番茄,天天盯着它长,可比刷手机看世界五百强的新闻带劲多了!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