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ān qí suǒ xí
成语解释: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安其所习,毁所不见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习惯的作用
繁体字形:安其所習
英文翻译:An Qixi
安:1.安定:心神不安。坐不安,立不稳。2.使安定:安民。安神。安邦定国。3.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:安于现状(满足于目前的状况,不求进步)。安之若素。4.平安;安全(跟“危”相对):公安。治安。转危为安。5.使有合适的位置:安插。安顿。6.安装;设立:安门窗。安电灯。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。7.加上:安罪名。安个头衔。8.存着;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你安的什么心?9.姓。10.疑问代词。11.问处所,跟“哪里”相同:而今安在?12.表示反问,跟“怎么、哪里”相同:不入虎穴,安得虎子?。安能若无其事?13.安培的简称。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,电流强度就是1安。
其:[qí]1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的;他(她、它)们的:各得其所。自圆其说。2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;他(她、它)们:促其早日实现。不能任其自流。3.指示代词。那个;那样:查无其事。不厌其烦。4.指示代词。虚指:忘其所以。5.姓。6.表示揣测、反诘:岂其然乎?。其奈我何?7.表示请求或命令:子其勉之!8.词缀:极其。尤其。如其。[jī]用于人名,郦食其(LìYìjī),汉朝人。
所:1.处所:场所。住所。各得其所。2.明代驻兵的地点,大的叫千户所,小的叫百户所(后来只用于地名):海阳所(在山东)。前所(在浙江)。后所(在山西)。沙后所(在辽宁)。3.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诊疗所。指挥所。招待所。4.a)用于房屋:这所房子。b)用于学校等:一所医院。两所学校。5.姓。6.跟“为”或“被”合用,表示被动:为人所笑。看问题片面,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7.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,表示中心词是受事:我所认识的人。大家所提的意见。8.用在“是…的”中的名词、代词和动词之间,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:全国的形势,是同志们所关心的。9.用在动词前面,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:各尽所能。闻所未闻。
习:1.学习;复习;练习:自习。实习。习艺。修文习武。2.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:习见。习闻。习以为常。3.习惯:积习。恶习。相沿成习。4.姓。
哎,说到“安其所习”这个成语啊,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点陌生。说白了,它其实就是指人们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环境或方式,不愿意轻易改变。比如老张在同一个岗位干了二十年,每天流程闭着眼都能做完,你让他学新系统?他准摆摆手说:“现在这样不挺好的嘛!”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为啥人总爱待在舒适圈里呢?说白了,还不是因为“省劲儿”呗!就像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,刚开始死活不敢拆辅助轮,总觉得拆了就得摔。可后来真拆了才发现,原来平衡没那么难,速度还快了不少。所以啊,习惯这东西,有时候是个保护壳,有时候也是个隐形枷锁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隔壁王阿姨坚持用手搓衣服,总觉得洗衣机既费水又洗不干净。直到有次摔伤了手,不得已用了洗衣机,才发现现在的智能机型居然能省水60%,还带高温杀菌功能。你看,突破习惯说不定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呢!
不过话又说回来,完全否定习惯也不对。就像我家楼下那家开了三十年的包子铺,老师傅坚持手工揉面,蒸汽缭绕间保留的老味道,成了整条街的记忆符号。这种对传统的坚守,何尝不是“安其所习”的正面写照呢?
所以啊,关键得看具体情况。面对新技术新方法,咱们不妨像试吃新品菜那样——先尝一口,不好吃再吐掉也不迟嘛!但遇到值得传承的老手艺,那可得当宝贝似的守住了。记住老祖宗那句话: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,该变的时候别怂,该守的时候也别慌,这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。
最后给大家支个招:每个月试着做件打破常规的小事。比如换个上班路线,尝尝没吃过的食材,或者学个简单的手工活。说不定哪天你就会发现,嘿,原来生活还能这么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