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ǒu yuē shī bó
成语解释:守:操守;博:大,广。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守約施博
英文翻译:Keep the promise
守:1.护卫;防守。与“攻”相对:守卫。坚守阵地。2.遵循;遵守:守约。守信。守法。3.看守;守候:守门。守着病人。4.挨着;靠近: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。5.古又同“狩(shòu)”。
约:[yuē]1.提出或商量(须要共同遵守的事):预约。约定。约期。约好五点钟见面。2.邀请:特约。约请。约他来。3.约定的事;共同订立、须要共同遵守的条文:践约。条约。和约。有约在先。4.限制使不越出范围;拘束:约束。制约。5.俭省:节约。俭约。6.简单;简要:由博返约。7.大概:大约。约计。约数。年约十七八。约有五十人。8.约分:5/10可以约成1/2。[yāo]用秤称:约一斤肉。约一约有多重。
施:1.施行2.;施展:实施。措施。施工。无计可施。3.给予:施礼。施压力。4.施舍:施诊。施与。5.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施粉(搽粉)。施化肥。6.姓。
博:1.(量)多;丰富:渊博。地大物博。博而不精。2.通晓:博古通今。3.大:宽衣博带。4.姓。5.博取;取得:聊博一笑。以博欢心。6.古代的一种棋戏,后来泛指赌博:博徒。博局。
“守约施博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其实藏着两个重要概念:遵守承诺和广泛给予。它更像是由“守约”和“施博”组合而成的表达,字面意思是既信守约定,又能大方分享资源或善意。那么问题来了: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品质真的有用吗?
举个具体例子:小张和客户约好周一提交方案,结果周末临时发现数据有误。他本可以随便应付,但选择熬夜核对修正,最终准时交付。客户被他的责任心打动,不仅续签合同,还主动介绍了新客户。这里的小张既“守约”完成了承诺,又因专业态度“施博”获得了更多机会——你看,诚信和慷慨往往是环环相扣的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社会竞争激烈,太老实不会吃亏吗?”其实恰好相反。我观察到职场中真正走得远的人,往往是在细节处守信用,在关键时愿分享资源的人。上周公司竞标,老王主动把收集的行业报告共享给团队,结果整个组方案质量提升,最终拿下项目。领导后来悄悄说:“能放心把重要客户交给他的,正是这种既有原则又不藏私的人。”
更深层来看,“守约施博”其实在破解现代社会的信任困境。当大家都在担心被欺骗、被占便宜时,主动建立可靠的个人品牌反而成为稀缺资源。就像小区里的水果店老板,坚持三年每天七点准时开门,下雨天也会给忘带伞的顾客塞把旧伞。现在整条街的住户买水果都认准他家,连快递都愿意放在他店里寄存。
这种品质在教育领域同样关键。邻居家的孩子坚持每周给留守儿童辅导功课,有次自己考试前夜还在线上答疑。后来申请大学时,这段经历不仅成为文书亮点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平衡承诺与付出的能力。教授面试时说:“我们更看重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信誉与社会责任。”
说到底,“守约施博”不是要做苦行僧,而是建立一种良性循环。它就像往信任银行里持续存款,关键时刻就能支取利息。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,人们越来越擅长识别谁是表面功夫,谁是真心实意。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明天就从最小承诺开始——比如准点赴约后,多问一句: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