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 ér lǎo shǎo
成语解释:见“妻儿老小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引了妻儿老少,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,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家庭
繁体字形:妻兒老少
英文翻译:a married man 's entire family
妻:[qī]妻子(qī·zi):夫妻。未婚妻。妻离子散。妻儿老小。[qì]把女子嫁给(某人)。
儿:1.雄性的:儿马。儿狗。2.后缀(注音作r)。3.名词后缀,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儿、棍儿、窟窿儿、小车儿。b)表示词性变化:吃儿、盖儿、卷(juǎn)儿(动词名词化);亮儿、尖儿、零碎儿(形容词名词化)。c)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:门儿、根儿、油水儿。d)区别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儿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儿(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)。4.少数动词的后缀:玩儿。火儿。参看〖儿化〗。“兒”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少:[shǎo]1.数量小(跟“多”相对):少量。少见多怪。2.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;缺少(跟“多”相对):账算错了,少一块钱。全体同学都来了,一个没少。3.丢;遗失:屋里少了东西。4.亏欠: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。5.暂时;稍微:少候。少待。[shào]1.年纪轻(跟“老”相对):少年。少女。老少。青春年少。2.少爷:恶少。阔少。3.姓。
生活中,"妻儿老少"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背后的家庭责任。比如:"老王每天早出晚归跑运输,既要照顾生病的老母亲,又要供两个孩子读书,真正是妻儿老少一肩挑。"这个例子生动展现了中年群体普遍面临的家庭重担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这个成语总带着沉甸甸的感觉?其实关键在于"责任转化"——当我们从被照顾的孩子成长为家庭的支柱,这种身份转变带来的不仅是压力,更是推动人持续向前的内生动力。就像邻居张姐说的:"看着老人能安心养老,孩子能安心上学,再辛苦都觉得值。"
现代社会出现个有趣现象:年轻人开始重新理解家庭责任。95后程序员小李就坦言:"虽然常说'妻儿老少',但我们现在更注重给家人精神陪伴。上周教会爸妈视频通话,现在每天午饭时间都隔着屏幕'云聚餐'。"这种代际互动方式的创新,让传统家庭观念有了新注解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家庭责任不应成为束缚个人发展的枷锁。我接触过一位创业女性,她通过制定家庭会议制度,让丈夫和孩子共同参与决策,既分担了压力又增进了理解。这印证了:健康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双向滋养,而非单向付出。
最近社区组织的家风讲座上,有位老人的发言令人深思:"过去总说'养儿防老',如今更盼着子女活出自我。只要妻儿老少能常通电话,节假日聚聚,这份牵挂就是最好的纽带。"这种观念转变,折射出当代家庭关系正在走向更开放包容的新阶段。
观察城市里的"周末家庭日"现象会发现,从亲子读书会到三代同堂登山活动,现代人正用各种新形式诠释家庭责任。这些实践告诉我们:维系妻儿老少的关键,不在于物质付出的多寡,而在于用心创造共同记忆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