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ò
  • shí
  • ti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ú huò shí tián

成语解释:石田:指有石头的田地,借指没用的东西。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大王如获石田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用的东西

繁体字形:如獲石田

英文翻译:Ruhuo Shitian

如获石田的意思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获:1.捉住;擒住:捕获。俘获。2.得到;获得:获胜。获利。获奖。获罪。获救。不劳而获。3.收割:收获。

石:[shí]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2.指石刻:金石。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石。4.姓。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
田:1.种植农作物的土地:麦田。棉田。2.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。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:油田。盐田。3.同“佃(tián)”。4.同“”。

成语评论

成语“如获石田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其实它最早出自《左传》,字面意思是“得到一块满是石头的田地”,用来比喻看似得到好处,实则毫无价值的事物。比如有人花大价钱买了块地,结果发现土壤贫瘠、根本种不了庄稼,这时候就能感叹一句:“这真是如获石田啊!”

有个朋友曾分享他的经历:公司年终奖发的是某景区度假券,结果去了才发现酒店年久失修,所谓的温泉池里漂着落叶。他苦笑着说:“感觉像中了头奖,拆开却是张作废彩票——典型的如获石田。”这种预期与现实的落差,正是这个成语的精髓所在。

有人可能会问:既然知道是石田,为什么还有人会上当?关键在于“包装艺术”。就像现代商家会给普通商品套上精美礼盒,古代诸侯也会把贫瘠领地吹嘘成战略要地。战国时期,秦国曾把函谷关外的荒地作为“厚礼”送给韩国,表面是示好,实则是甩掉治理包袱,这堪称历史级的“如获石田”案例。

现实生活中,我们如何避免陷入“石田陷阱”?不妨学学现代农民改造盐碱地的智慧。山东寿光的菜农们用改良土壤、搭建大棚的方式,硬是把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蔬菜基地。这启发我们:即便真的得到石田,只要转换思路、投入技术,未尝不能化废为宝。毕竟,沙漠里都能建起迪拜,石田未必就是终点。

有个观察很有意思:老一辈人总说“吃亏是福”,或许就暗含对“如获石田”的辩证理解。就像我爷爷曾用别人丢弃的碎砖头砌成花坛,他说:“别人眼里的垃圾,换个角度看就是建材。”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智慧,让看似无用的收获也能产生意外价值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,或许我们可以少些抱怨,多想想有没有创造性的转化可能。

月光照在乱石堆上会泛出银辉,蒲公英能在水泥缝里开出黄花。生活中很多“石田时刻”,换个视角就成了培养创新思维的试验田。毕竟,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得到什么,而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和使用它。

"如获石田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