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ú chí zuǒ quàn
成语解释: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秦韩之王劫于韩冯、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,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,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。”后以“如持左券”比喻很有把握。左券: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,双方各持其一,左片叫左券,由债权人收藏,作为凭据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秦韩之王劫于韩冯、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,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,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如持左券
英文翻译:have the ball at one 's feet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持:1.拿着;握着:持枪。2.保守住:维持。持久。3.掌握;料理:主持。勤俭持家。4.挟制:挟持。胁持。5.对抗:相持不下。
左:1.方位词。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(跟“右”相对,下2.同):左方。左手。向左转。3.方位词。东:山左(太行山以东的地方,过去也专指山东省)。4.偏;邪;不正常:左脾气。左道旁门。5.错;不对头:想左了。说左了。6.相反:意见相左。7.进步的;革命的:左派。左翼作家。8.同“佐”9.姓。
券:[quàn]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:入场券。债券。注: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将“劵”作为“券”的异体字。其实“劵”本为“倦”的异体字,“券”和“劵”在意义上并无关联,故不将“劵”作为“券”的异体字。[xuàn]拱券,门、窗、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:发券。打券。
“如持左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咱们先拆开看。“左券”是古代契约的左半部分,相当于今天的合同存根,拿在手里代表有凭有据的底气。那么“如持左券”到底是形容什么状态呢?
想象你在菜市场买活鱼,老板递给你半张写着交易信息的红纸:“下月十五凭此券来取鱼。”这时候你攥着这张纸回家,是不是特有安全感?这个场景就是“如持左券”的生动写照——手里握着关键凭证,心里自然踏实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都用电子合同了,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?”其实核心在于“确定性”的掌握。比如程序员小张接手新项目时,提前做好技术预研和风险评估,在项目启动会上条理清晰地列出解决方案,这种胸有成竹的状态,不正是数字时代的“如持左券”吗?
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现代职场中的专业态度。上周公司竞标,市场部王姐提前三个月就开始准备客户画像、竞品分析和应急预案。当她在提案现场从容应答客户提问时,那种自信不是虚张声势,而是源自系统性的准备,这或许就是“如持左券”的最佳注解。
生活中也处处可见这种智慧。邻居李叔坚持每天晨跑五年,体检报告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同龄人。他说这叫“健康投资”,定期存“健康券”,等年纪大了就能兑换长寿红利。这种把长远规划转化为当下行动的做法,让抽象的人生目标变得触手可及。
说到底,“如持左券”传递的不仅是结果的可预期性,更是过程的可控性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底气来自系统化准备,而非侥幸心理。就像农民春播时看着饱满的种子,虽然秋收还没到来,但丰收的图景已在勤恳耕耘中逐渐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