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ǎo yī měi shí
成语解释:美:美好。指吃好的,穿好的
成语出处:唐·马周《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》:“且帝子何患不富贵,身食大国,封户不少,好衣美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
繁体字形:好衣美食
英文翻译:Good clothes and delicious food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衣:[yī]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丰衣足食。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糖衣。3.胞衣。4.姓。[yì]穿(衣服);拿衣服给人穿:衣布衣。解衣衣我。
美:1.美丽;好看(跟“丑”相对):这小姑娘长得真美。这里的风景多美呀!2.使美丽:美容。美发。3.令人满意的;好:美酒。价廉物美。日子过得挺美。4.美好的事物;好事:美不胜收。成人之美。5.得意:老师夸了他几句,他就美得了不得。6.姓。7.指美洲:南美。北美。8.指美国:美圆。美籍华人。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提到“好衣美食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“锦衣玉食”这类成语。比如:“老张做生意发了财,如今住别墅开豪车,餐桌上顿顿都是锦衣玉食。”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:用“锦衣玉食”是否意味着铺张浪费?其实不然,这个成语更多是描述物质条件的优越性,重点在于强调生活品质的提升,而非单纯批判奢靡。
再比如“丰衣足食”这个成语,常出现在政策宣传里:“乡村振兴让家家户户丰衣足食,村民再不用为温饱发愁。”这时候可能有人疑惑:这和“锦衣玉食”有何区别?关键在价值导向——前者强调基础保障的完善,后者侧重更高层次的享受。用对场景,成语才能准确传递态度。
生活中常听人说:“别总想着山珍海味,粗茶淡饭更养人。”这句话里的对比很有意思。为什么用“山珍海味”形容奢侈饮食?因为它特指稀缺昂贵的食材,与日常饮食形成强烈反差。这种表达方式既保留了成语的古意,又巧妙融入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思考。
有次在博物馆看到“钟鸣鼎食”的展品说明,旁边中学生嘀咕:“这不就是古代版的自助餐?”这个理解虽不严谨,倒点出了成语的核心——用编钟奏乐、鼎器盛食来展现贵族排场。这让我想到,如今人们追求米其林餐厅的仪式感,本质上和古人追求“钟鸣鼎食”的心理需求一脉相承。
关于好衣美食的讨论,我始终认为不必走向极端。有人觉得“布衣蔬食”才是美德,有人主张“鲜衣怒马”彰显个性。其实关键在于平衡:既不必因节俭压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也不要为炫耀陷入过度消费。就像《红楼梦》里刘姥姥吃茄鲞的桥段,山珍海味做得像家常菜,或许才是真正的高明。
观察现代社会的消费现象会发现,成语中的古老智慧依然鲜活。当年轻人用“吃土”调侃购物狂欢后的拮据,用“精致穷”形容注重生活品质的选择,这些新词汇何尝不是“好衣美食”概念的当代延伸?生活的真谛或许就藏在选择的自由里——穿得舒适得体,吃得健康满足,比单纯追求外在的“好”与“美”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