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ào hán gāo zhú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
繁体字形:好涵高躅
英文翻译:High Rhododendron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涵:1.包容;包含:涵义。2.涵洞:桥涵(桥和涵洞)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躅:见〔踯躅〕
“好涵高躅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人既有深厚涵养,又有高尚志向的状态。举个例子:张教授退休后依然坚持给山区孩子上网课,还自费购买教学设备,同事们都说他“好涵高躅,实乃师者典范”。这种境界是不是离普通人很遥远?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还需要这样的品质吗?看看某科技公司CEO王女士的案例就知道了。她把企业利润的20%投入环保项目,同时要求高管团队每月参加文化讲座。这种将商业成功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做法,正是“好涵高躅”的现代演绎。个人认为,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,这种内外兼修的特质反而更具现实意义。
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这种特质?北宋范仲淹给出了参考答案。他既是写出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文学家,又是主持新政的改革家,更创办了古代最早的义庄。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,让“好涵高躅”不再是空洞的赞美,而是可触摸的生命状态。我发现,真正具备这种品质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:他们追求的不是世俗认可,而是内心的完满。
年轻人该如何培养这种素养?不妨看看95后非遗传承人小林的故事。他白天在互联网公司上班,晚上跟着老师傅学古琴制作,最近还开发了传统工艺体验APP。这种将现代技能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探索,不正是在新时代践行“好涵高躅”的生动范例吗?在我看来,关键不在于刻意模仿古人,而是找到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。
当短视频占据注意力、快餐式学习成为常态时,重提“好涵高躅”似乎有些不合时宜。但观察那些真正活得充实的人会发现,他们往往既保持着持续学习的热忱,又坚守着某些超越功利的原则。就像园丁培育花木,既要深扎根系又要向阳生长,这或许就是这个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