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ǎo
  • hàn
  • hǎo
  • h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ǎo hàn xī hǎo hàn

成语解释:惜:爱惜。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2回:“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,好汉惜好汉,何忍自相戕贼乎?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发现与爱惜人才

繁体字形:好汉惜好汉

英文翻译:A hero cherishes a hero

好汉惜好汉的意思
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
汉:1.汉水:江淮河汉。2.汉族:汉语。3.天河;银河:银汉。4.成年男人:老汉。好汉。5.朝代名。1.(前202—220)。刘邦灭秦后建立。建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,国号新(8—23)。自刘邦称汉王起,包括“新”,史称前汉或西汉。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,建都洛阳,史称后汉或东汉。为曹魏所灭。西汉、东汉合称两汉。2.三国之一(221—263)。刘备建立。在今川、云、贵、渝及陕西南部。建都成都,国号汉,史称蜀汉或蜀。为曹魏所灭。3.五代之一(947—950)。沙陀族刘知远建立。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史称后汉。为后周所灭。4.十国之一(917—971)。刘䶮(yǎn)建立。建都广州,国号大越,次年改“汉”,史称南汉。为北宋所灭。5.十国之一(951—979)。刘旻(mín)建立。建都太原,国号汉,史称北汉。为北宋所灭。

惜:1.爱惜:珍惜。惜寸阴。惜墨如金。2.可惜;惋惜:痛惜。3.吝惜;舍不得:惜别。惜力。不惜工本。
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
汉:1.汉水:江淮河汉。2.汉族:汉语。3.天河;银河:银汉。4.成年男人:老汉。好汉。5.朝代名。1.(前202—220)。刘邦灭秦后建立。建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,国号新(8—23)。自刘邦称汉王起,包括“新”,史称前汉或西汉。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,建都洛阳,史称后汉或东汉。为曹魏所灭。西汉、东汉合称两汉。2.三国之一(221—263)。刘备建立。在今川、云、贵、渝及陕西南部。建都成都,国号汉,史称蜀汉或蜀。为曹魏所灭。3.五代之一(947—950)。沙陀族刘知远建立。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史称后汉。为后周所灭。4.十国之一(917—971)。刘䶮(yǎn)建立。建都广州,国号大越,次年改“汉”,史称南汉。为北宋所灭。5.十国之一(951—979)。刘旻(mín)建立。建都太原,国号汉,史称北汉。为北宋所灭。

成语评论

好汉惜好汉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简单的例子:公司里两位技术大牛原本是竞争对手,但一次项目危机中,他们发现彼此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相上下,反而主动合作攻关。这种“不打不相识”的情节,正是成语的生动写照——强者之间既有较量,更有发自内心的认可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“互相欣赏”会不会显得虚伪?其实不然。比如运动赛场上,顶尖运动员赛后拥抱致意的场景屡见不鲜。就像羽毛球名将林丹和李宗伟的12年较量,林丹曾公开说:“他是我最尊敬的对手。”这种竞争中滋生的敬意,比单纯的友谊更显珍贵,因为它是用实力和品格赢得的。

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影子。社区里有两位退休老师,年轻时在各自学校都是教学骨干,退休后反而联手办起了公益补习班。他们说:“以前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,现在发现谁都有独门绝活。”这种心态转变,本质上就是“好汉惜好汉”的平民版本——当人放下比较心,才能真正看见他人的闪光点。

有个有趣现象:为什么武侠小说里高手总爱收徒传艺?金庸笔下的洪七公初见郭靖时,明明觉得他笨拙,却仍被其品性打动而传授降龙十八掌。这揭示了这个成语的深层逻辑——真正的强者更看重精神特质而非表象。就像现代创业圈常说“投资就是投人”,识人眼光往往比短期利益更重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相互欣赏需要实力对等作为基础。好比三国演义里,诸葛亮愿意和司马懿阵前论道,却不会与普通士卒多费口舌。职场中同样如此:普通员工突然夸奖领导,可能被误认为奉承;但如果是同级别的经理人表达欣赏,就会显得真诚且有分量。

观察发现,这种惺惺相惜的关系往往能突破立场限制。抗疫期间,不同医院的专家团队放下门户之见共享数据;科技公司研发竞品的同时,工程师们在开源社区互相解答技术难题。这些现代版“好汉惜好汉”的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专业精神,既包含竞争意识,更孕育着超越竞争的格局。

或许有人觉得这只是理想化状态,但现实中确实存在可操作的实践方法。比如互联网行业流行的“黑客马拉松”,不同公司的程序员组队开发,这种临时结盟既考验技术水平,更考验发现他人价值的能力。正如某位连续创业者所说:“找合伙人类似沙里淘金,既要能识别真金,也要甘愿当别人的筛子。”

最后思考一个悖论:当我们称赞别人是“好汉”时,是否也在间接肯定自己?从心理学角度看,健康的人际关系本就应该包含这种双向认可。就像两面相对的镜子,彼此映照时才能产生无限延伸的光影——这或许就是“惜”字最精妙的注解:珍惜他人优点的同时,也照亮了自己的胸怀。

好汉惜好汉的造句

  1. 造句 古人有言,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。
  2. 造句 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。施耐庵 
  3. 造句 这就是高手过招,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。
  4. 造句 好汉惜好汉,比武下来,尤作勋和李建结成互帮对子,年底双双当选“十佳风采人物”。
  5. 造句 他们还真是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啊!这才是真正的不打不相识!
  6. 造句 由于陈、蔡均是“**”死硬分子,又都把“自决公投”视为实现“**”的最佳途径,所以二人早就“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”。
  7. 造句 明檀性格跳脱飞扬,十一王子粗犷豪迈,吵闹中倒也是惺惺惜惺惺,好汉惜好汉地生出难得的友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