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ǎo xīn méi hǎo bào
成语解释: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出了好心没有好报,看来为人也很有限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好心没好報
英文翻译:Good intentions never pay off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殁”:病没。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报:1.传达;告诉:报告。报名。2.传达新闻、消息的文字或信号:报纸。捷报。电报。3.某些刊物:周报。学报。4.报答;报复:报恩。报仇。报应。
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忍不住感慨:"明明想帮忙,怎么反倒被埋怨?"这时候,"吃力不讨好"这个成语就特别贴切。比如同事拜托小王帮忙改方案,他熬夜重做了整套PPT,结果对方却说"完全没抓住重点"。这种付出与回报的落差,正是成语背后的人性洞察——善意需要匹配恰当的表达方式。
有个老故事生动演绎了"狗咬吕洞宾"的场景:书生见野狗瘸腿便抱回家疗伤,痊愈后的狗却咬烂他珍藏的书卷。这提醒我们,助人时要评估对象的真实需求。就像现在帮老人操作手机,若不顾对方学习节奏一股脑设置各种功能,反而会造成使用困扰。
为什么善意会结出酸涩的果实?核心在于"同理心错位"。就像给沙漠旅人送棉袄,给溺水者递面包,方向错了,付出越多伤害越大。去年社区组织捐冬衣,把厚羽绒服寄往热带灾区,这样的"善意"自然难获感激。
观察发现,现代社会的"好心没好报"往往源自信息不对称。邻居张阿姨总给流浪猫喂火腿肠,却不知高盐食物损害猫的肾脏。这让我联想到传统文化中的"渡河"智慧——背人过河送到对岸后,要及时放手。助人的艺术,在于既要有温度,更要讲方法。
值得思考的是,这些成语并非劝人冷漠。就像农夫救蛇的故事,真正启示不是不要怜悯,而是要学会分辨。当我们在公园看到孩子摔跤,伸手搀扶前观察是否父母在场;遇见路人借钱,建议引导对方联系专业救助机构。智慧的好心,才能让温暖真正落地生根。
善意如同璞玉,需要智慧的雕琢。与其因噎废食地收起好意,不如在保持初心的同时,多问几句"你需要什么帮助"。就像春雨润物无声,恰到好处的温暖,终会在时光里酝酿出芬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