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ǚ zhǎng xū jià
成语解释: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。
成语出处: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侍郎杨杰居士》:“忽大悟,乃别‘有男不婚,有女不嫁’之偈曰:‘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。……’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分句;指女子成年时
繁体字形:女長須嫁
英文翻译:Matrimony
女:[nǚ]1.女性,女子,女人,妇女:女士。女工。男女平等。2.女儿:一儿一女。3.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[rǔ]文言代词,你:女等。女将何往?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须:1.助动词。须要:务须。必须。须知。事前须做好准备。2.姓。3.等待;等到。4.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,后来泛指胡须:须发。须眉。5.须子:触须。花须。
嫁:1.女子结婚(跟“娶”相对):出嫁。改嫁。嫁人。嫁女儿。2.转移(罪名、损失、负担等):转嫁。嫁祸于人。3.姓。
“女长须嫁”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女子成年后应当婚配的传统观念。比如有人会说:“村里长辈总念叨‘女长须嫁’,催着表姐赶紧相亲。”但问题来了:这种说法在今天还适用吗?
举个具体例子:电视剧里常出现这样的场景——母亲拉着女儿的手说:“你都二十五了,女长须嫁,该找个好人家了。”这种台词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,也折射出代际观念的碰撞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人更强调婚姻自主权,就像我邻居阿姨说的:“现在哪有什么必须嫁人的道理?我闺女读博士搞科研,活得可精彩了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“成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”其实这源于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。就像《红楼梦》里贾母给姑娘们张罗婚事的情节,反映的是当时女性需要依附夫家的生存现实。但今时不同往日,我认识的好几位女性朋友,有的选择创业,有的专注学术,她们用行动证明:人生的选择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值得思考的是,传统智慧如何与现代价值观共处。老家有位开明的奶奶说得实在:“老话归老话,现在年轻人能养活自己,结婚该是锦上添花的事。”这让我想到,与其纠结“必须嫁”,不如关注如何建立健康平等的婚恋关系。毕竟,婚姻质量远比婚嫁时间更重要。
最后留个开放题:当我们引用这类成语时,是应该完全摒弃,还是赋予它新的解读?或许就像裁缝改制旧衣,既保留传统纹样的美感,又剪裁出适合现代人穿的款式。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生活智慧,关键是如何在传承中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