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ì chuán qiú jiàn
成语解释:比喻拘泥成法,不知变通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世易俗异,事执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。斯
成语出处: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头脑不灵活
繁体字形:契舩裘劍
英文翻译:Seeking swords in a boat
契:[qì]1.证券,证明买卖、抵押、租赁等关系的文书:契约。契据。房契。2.相合,相投:相契。契合。默契。契友。契分(fèn)(投合无间的情分)。契厚。3.用刀雕刻:契刻。契舟求剑。4.〔契机〕指事物转化的关键。5.刻的文字,近代称甲骨文:书契。契文(甲骨文)。[qiè]古同“锲”,用刀子刻。[xiè]古人名,中国商朝的祖先,传说是舜的臣,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。
船: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:船体。船身。拖船。帆船。一只小船。
求:1.请求:求救。求教。求您帮我做一件事。2.要求:力求改进。精益求精。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。3.追求;探求;寻求:求学问。实事求是。刻舟求剑。不求名利。4.需求;需要:供求关系。供过于求。5.姓。
剑:1.古代兵器,长条形,一端尖,两边有刃,安有短柄。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,剑身是细长的钢条,无刃,顶端为一小圆球。2.(Jiàn)姓。
“契船求剑”这个成语,大家应该都听过吧?它讲的是一个人坐船过河时,不小心把剑掉进水里,于是他在船边刻了个记号,心想:“等船靠岸后,我顺着这个记号下去找剑就行了。”结果当然找不到,因为船在动,而剑沉底的位置早就变了。这个故事的荒诞感让人忍俊不禁,但仔细一想,咱们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“刻舟求剑”行为呢?
举个真实例子:朋友小张最近抱怨公司效率低,一问才知道,他们部门还在用五年前的Excel表格管理客户数据,明明有现成的CRM系统却死活不用。老板的理由是“以前用表格也没出问题啊”。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契船求剑”吗?市场环境、技术工具都更新了,却还守着旧方法不放。
自问自答时间:为什么人们会犯这种错误呢?其实背后藏着两种心理:一是对“确定性”的过度依赖,总觉得过去有效的方法永远有效;二是害怕改变带来的短期成本,比如学习新工具需要时间。但就像水流会让船的位置变化一样,时代的发展也注定会让很多“旧船票”失效。
我个人倒觉得,“契船求剑”的故事不是要批评犯错的人,而是提醒我们保持动态思维。去年团队做项目时,我们原计划照搬前年的推广方案,结果发现用户兴趣点完全转移了。及时调整策略后,反而收获了意外的好数据。这种“边航行边观察”的灵活态度,或许才是应对变化的关键。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,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当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?旧方法的核心优势是否还存在?改变需要付出什么,又能带来什么?就像船夫发现剑丢了,与其纠结船上的记号,不如换个思路——带个潜水镜下水找,或者直接买把新剑,可能更有效率。
世界永远不会静止不动,但我们可以选择做那个主动调整桨舵的人。与其在移动的船上刻记号,不如学会观察水流的方向。毕竟解决问题的答案,往往不在过去的经验里,而在对当下的敏锐感知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