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ū zǐ zì dào
成语解释: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,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。也用在不好的一面,意思是指摘别人,却正指摘了自己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子曰:‘君子有道者三,我无能焉;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’子贡曰:‘夫子自道也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弄巧成拙
繁体字形:夫子自道
英文翻译:the master exposes himself
夫:[fū]1.丈夫(zhàng·fu):夫妻。夫妇。姐夫。姑夫。2.成年男子:匹夫。一夫守关,万夫莫开。3.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:渔夫。农夫。轿夫。4.旧时服劳役的人,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5.姓。[fú]1.指示代词。那;这:独不见夫螳螂乎?2.人称代词。他:使夫往而学焉。3.a)用在一句话的开始:夫战,勇气也。b)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:人定胜天,信夫。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自:1.自己:自动。自卫。自爱。自力更生。自言自语。自告奋勇。自顾不暇。不自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自不待言。公道自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自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自小。自此。自古。自远而近。自北京出发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。来自各国的朋友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“夫子自道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。比如朋友聚会时,有人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成就,最后却补一句“我这人就是太低调了”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夫子自道”吗?表面在谦虚,实际在自夸。
为什么说这种行为像“夫子自道”?这个成语原本出自《论语》,本意是孔子通过评价他人来阐述自己的主张。但现代用法更多指向一种“以退为进”的表达方式,就像有人抱怨“工作太忙都没时间旅游”,实则在暗示自己事业有成。
在职场中,这种情况尤其常见。比如项目复盘会上,组长说:“这次能提前完工,全靠小王熬夜改方案。”表面夸下属,实际在暗示自己领导有方。这种“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”的说话艺术,正是成语的现代演绎。
如何分辨真诚赞美和夫子自道?关键看后续行动。真心夸同事的人会主动为其争取资源,而“夫子自道”者往往说完漂亮话就没了下文。就像邻居大妈说“你家孩子真乖,不像我家那个只会读书”,转头就掏出孩子的奥数奖状。
个人认为这种现象未必全是坏事。在社交场合,适度的“夫子自道”就像人际关系的润滑剂,既能传递信息又不显突兀。但要注意场合和频率——就像做菜放盐,适量提鲜,过量则齁。
新媒体时代给了这个成语新的生命力。朋友圈里“随手拍的早餐”配着专业级摄影设备,“素颜自拍”带着美颜滤镜,这些都在用现代方式诠释“夫子自道”。当屏幕成为新的社交舞台,含蓄表达与真实呈现的边界愈发模糊。
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,不妨带着觉察去观察。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自我提及,可能藏着说话者的真实诉求。就像读懂水墨画的留白,理解语言的弦外之音,也是种有趣的生活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