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kōng hǎi kuò
成语解释:①谓天地广阔。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宽阔。
成语出处:宋·汤恢《满江红》词:“酒醒香销人自瘦,天空海阔春无极。”清·顾炎武《答子德书》:“要希馀光下被,俾暮年迂叟得自遂于天空海阔之间,尤为知己之爱也。”清·高凤翰《砚史》:“墨乡磅礴,天空海阔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天空海闊
英文翻译:expansive sky ; let loose the imagination ; have a rambling chat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空:[kōng]1.不包含什么,没有内容:空洞(a.没有内容的;b.物体内部的窟窿)。空泛。空话。空旷。空乏。空空如也。空前绝后。凭空(无根据)。真空(没有任何东西)。2.没有结果的,白白地:空跑了一趟。空口无凭。3.离开地面的,在地上面的地方:空军。空气。空投。空运。[kòng]1.使空,腾出来:空一个格。空出一间房来。2.闲着,没被利用的:空白。空地。空额。空房。空缺。3.亏欠:亏空。[kǒng]古同“孔”,洞。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阔:1.宽广:开阔。海阔天空。2.时间或距离久远:阔别。3.富有;(吃穿用)讲究:阔佬。不要摆阔。4.不切实际:迂阔。
“天空海阔”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空间辽阔或心胸宽广。比如在散文中可以这样写:站在山顶远眺,只见层云翻涌、碧波荡漾,顿觉天空海阔,往日烦恼都显得渺小了。这种画面感极强的表达,让人直观感受到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双重拓展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用天空和海洋比喻开阔?其实这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原始认知——当我们凝视没有边际的苍穹与大海时,大脑会自然产生摆脱束缚的联想。就像现代人看到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图,总会不自觉地深呼吸,这种生理反应与成语的意境不谋而合。
在职场沟通中,这个成语也很有妙用。比如同事纠结于某个方案细节时,可以说:咱们先把思维放到天空海阔的层面,跳出框架看看整体布局。这种表达既避免了直接否定,又能引导对方转换视角。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在需要具体解决方案的场合,过度强调"开阔"反而可能显得空泛。
个人认为,当代人尤其需要这种开阔思维。最近帮朋友策划露营活动时,原本纠结选哪个山头,后来干脆说:既然天空海阔,何必限定在某处?最终改为移动式露营,反而收获了意外惊喜。这种思维迁移能力,或许正是古老成语在现代社会的新价值。
对比其他相似成语会发现微妙差异。"海纳百川"强调包容性,"天高地厚"侧重敬畏感,而"天空海阔"更突出突破局限的主动性。就像无人机穿越云层时,操作者既要掌控高度又要保持视野,这种动态平衡恰好诠释了成语的现代内涵——在认知边界不断拓展的时代,我们既要向往辽阔,也要记得带着指南针。
下次遇到选择困难,不妨抬头看看天。流动的云层提醒着我们:所谓困境,可能只是站得不够高,看得不够远。当思维像候鸟般展开翅膀,很多问题会自然消解在更宏大的格局里。这种认知升级带来的通透感,或许就是文化基因穿越千年仍具生命力的奥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