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lǐ zhāo zhāo
成语解释:昭昭:明显。旧称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。
成语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论语 吾与回也章》:“伊川有天理昭彰语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繁体字形:天理炤炤
英文翻译:impartiality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理: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理。肌理。条理。2.道理;事理:合理。理屈。理当如此。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理科。数理化。4.管理;办理:处理。理财。当家理事。5.整理;使整齐:理发。理一理书籍。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理谁。置之不理。7.姓。
昭:1.明显;显著:昭彰。昭著。2.表明;显示:以昭信守。3.姓。
昭:1.明显;显著:昭彰。昭著。2.表明;显示:以昭信守。3.姓。
“天理昭昭”这个词,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:老张是个热心肠的菜农,总把最新鲜的菜低价卖给街坊邻居。有次他被人诬陷缺斤短两,结果第二天,隔壁摊贩的秤被查出了问题,真相大白。你看,这不就是“天理昭昭”吗?——做了亏心事的人,迟早会被揭穿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实里好人吃亏的例子也不少啊,天理真的存在吗?”其实,“天理昭昭”不是说善恶立刻有报应,而是强调一种自然的平衡。比如某公司高管靠压榨员工赚黑心钱,短期内风光无限,但五年后行业口碑崩塌,团队分崩离析。这种因果链的延展性,恰恰印证了天理不会缺席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场景:小区里总有人乱扔垃圾,保洁阿姨默默收拾了三个月。后来物业调监控开业主大会,不仅揪出了乱扔垃圾的住户,还给阿姨颁了“社区卫士”奖。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保洁阿姨的坚持本身就在书写“天理昭昭”的故事。
我始终相信,天理不是玄学概念,而是群体共识的具象化。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做好事不图回报,当社会机制不断完善,那些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自然会失去生存空间。就像春天的野草总会被连根拔起,不是因为有人刻意针对,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然选择。
下次遇到不公平时,不妨把时间轴拉长来看。那些投机取巧者或许能赢一百米冲刺,但人生是场马拉松。坚持走正道的人,终将在更广阔的维度收获属于自己的答案。天地或许不言不语,但它始终在用独特的方式维持着某种精妙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