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 sì jué cí
成语解释:大肆:毫无顾忌。厥:其,他的。铺张辞藻,大展文才。
成语出处:明·刘基《〈宋景濂学士文集〉序》:“先生不分至高,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,以其所蕴,大肆厥辞。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,百战百胜,志不少慑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大发议论
繁体字形:大肆厥辭
英文翻译:talk a great deal of nonsense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肆:1.任意而行,不顾一切:肆无忌惮。肆行无忌。2.铺子;商店:市肆。酒肆。3.数目“四”的大写。多用于票证、账目等。
厥:1.晕倒;气闭:昏厥。痰厥。2.文言代词。相当于“其”:厥后。大放厥词。3.文言助词。相当于“之”:层构厥高,临乎未央。4.文言副词。才;乃: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。
辞:1.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。2.言语文词:辞令。修辞。3.告别:辞行。4.不接受;请求离去:辞谢。辞职。5.解雇:辞退。他被老板辞了。6.躲避;推托:万死不辞。不辞辛苦。
嘿,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说话特别夸张、恨不得把芝麻说成西瓜的人?比如同事开会时拍胸脯说:“这项目绝对能颠覆行业!三年上市不是梦!”结果半年后连预算都没批下来。这种使劲儿放大话的行为,用成语来说就叫“大肆厥辞”。
哎,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:“为啥总有人爱这么说话呢?”其实啊,这背后往往藏着两种小心思。要么是虚荣心作祟,想用夸张的言辞给自己贴金;要么就是心里没底,干脆用大话来掩饰准备不足。就像上周我邻居老张吹牛说自家腌的酸菜能拿国际大奖,结果连小区美食节都没入围——您瞧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说大话闪了腰”嘛!
再举个栗子,现在直播带货里常听到:“这款面膜用了绝对年轻十岁!科学家连夜研究出来的黑科技!”听着玄乎吧?其实这就是商家在大肆厥辞。不过咱们也得理解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不喊大声点确实容易被淹没。但作为消费者,咱得学会在彩虹屁里扒拉出真实成分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。你们发现没?越是重要的场合,大肆厥辞的情况反而越少。比如医生做手术前绝不会说“这刀下去保证长命百岁”,而是老老实实讲风险。这说明啥?真正靠谱的人,更愿意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空口画大饼。所以啊,下次遇到满嘴跑火车的人,咱不妨多留个心眼儿。
最后唠叨一句,虽然大肆厥辞听着有点烦人,但换个角度看,它也算种语言艺术嘛!就像说相声的“三分逗七分捧”,生活中偶尔来点夸张表达确实能活跃气氛。关键是要分场合、看对象——跟老友吹牛逗乐无伤大雅,但签合同谈正事时,还是得把牛皮扎紧了别让它乱飞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