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 cái xiǎo yòng
成语解释:比喻人才使用不当,不能尽其才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你如今连个‘名世之数’都不肯出,真正大才小用了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事安排不当
繁体字形:大才小用
英文翻译:Big talent small use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才:1.才能:德才兼备。多才多艺。这人很有才。2.有才能的人:干才。奇才。3.姓。4.表示以前不久:你怎么才来就要走?5.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:他说星期三动身,到星期五才走。大风到晚上才住了。6.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(前面常常用“只有、必须”或含有这类意思):只有依靠群众,才能把工作做好。7.表示发生新情况,本来并不如此:经他解释之后,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8.表示数量小,次数少,能力差,程度低等等: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。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。9.表示强调所说的事(句尾常用“呢”字):麦子长得才好呢。我才不信呢!
小: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大”相对:小雨。矮小。短小精悍。2.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小事。小节。小题大作。小打小闹。3.时间短:小坐。小住。4.年幼小,排行最末:小孩。5.谦辞:小弟。小可。小人(a.谦称自己,指地位低;b.指人格卑鄙的人;c.指子女;d.小孩儿)。6.妾:小房。
用:1.使用:用力。用兵。公用。大材小用。2.费用:用项。家用。3.用处:功用。多少总会有点用。4.需要(多用于否定式):天还很亮,不用开灯。东西都准备好了,您不用操心了。5.吃、喝(含恭敬意):用饭。请用茶。6.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凭借的工具、手段等:用笔写字。用老眼光看人。7.因此;因8.(多用于书信):用特函达。9.姓。
哎哟喂,这“大材小用”的成语可太有意思了!比如说隔壁老张家的儿子,明明是个编程高手,结果被公司安排天天修打印机——你说这是不是典型的“拿金斧头劈柴火”?这画面感,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
等等,咱得先问个问题:大材小用到底算不算职场常态?就拿我朋友小刘来说吧,他可是海外留学回来的金融硕士,结果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Excel表格。你猜他怎么说的?“我这叫用火箭发动机推动自行车,效率是高了,但总觉得自己在浪费燃料啊!”说白了,能力溢出反而成了负担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我琢磨着啊,有时候可能是岗位设置不合理。就像上次看到火锅店招了个985毕业生当收银员,老板还美其名曰“人才储备”。要我说啊,这和把法拉利停在自行车棚里有什么区别?短期过渡还行,长期这么搞,怕是连发动机都要生锈了。
这里插句个人看法哈:其实大材小用这事儿得辩证看。就像我表妹刚毕业那会儿,虽然顶着设计大奖的光环,还是从画图标开始做起。她说这叫“用瑞士军刀削铅笔——大材小用但顺手”。你看,只要个人心态稳得住,小舞台也能练出大本事。
不过咱也得敲个警钟:长期大材小用会怎样?举个真实的例子,之前有家科技公司让算法工程师天天测试鼠标灵敏度,结果三个月内整个团队跑了六成。这就像让米其林大厨天天煮泡面,再好的脾气也经不住这么耗啊!所以说,用人就像配中药,讲究个君臣佐使的搭配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与其纠结是不是大材小用,不如多看看自己能在这个过程里学到啥。就像我家楼下修车铺的王师傅说的:“管他扳手还是千斤顶,用得顺手的就是好工具。”职场这场马拉松,有时候弯道超车的机会,可能就藏在看似不匹配的岗位里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