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 hán suǒ qiú
成语解释: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。比喻平时没有准备,事到临头十分慌乱。
成语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寡见》:“大寒而后索认裘,不亦晚乎?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慌乱
繁体字形:大寒索裘
英文翻译:A cold dog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寒:1.冷(跟“暑”相对):寒冬。寒风。天寒地冻。受了一点寒。2.害怕;畏惧:心寒。胆寒。3.穷困:贫寒。4.姓。
索:1.大绳子或大链子:船索。绳索。麻索。绞索。铁索桥。2.姓。3.搜寻;寻找:搜索。遍索不得。4.要;取:索取。索还。索价。5.孤单:离群索居。6.寂寞;没有意味:索然。
裘:1.毛皮的衣服:狐裘。轻裘。集腋成裘。2.姓。
哎哟,今天咱们来唠唠成语“大寒索裘”怎么用吧!先甩个例句:“老王平时总说‘不急不急’,结果项目快截止了才大寒索裘,熬夜赶工到天亮。” 你看,这不就是典型的事到临头才着急嘛?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?为啥非得用‘大寒’和‘裘’来打比方?” 问得好!说白了,这个成语就像咱们北方人过冬——等到零下二十度了才翻箱倒柜找羽绒服,早干嘛去了?比喻平时不准备,临急抱佛脚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“小美双十一疯狂加购冬装,结果寒流提前杀到,她只能大寒索裘地穿着单衣去快递站蹲守包裹。” 你品,你细品,这画面感是不是扑面而来?就跟咱们小时候暑假最后三天狂补作业一个德行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为啥人总改不掉这毛病呢? 依我看呐,现代人都有种迷之自信,总觉着“时间还多着呢”。好比手机电量剩20%还不充电,非得等到自动关机才满世界找充电宝。这种拖延症晚期症状,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大寒索裘嘛!
再举个职场案例:“公司年初定的KPI,张经理九月才大寒索裘地搞动员会,结果团队全员进入地狱加班模式。” 这事儿吧,让我想起老家盖房子——地基都没打就想封顶,能不出乱子吗?所以说未雨绸缪才是真本事。
你发现没?这成语其实是个超级预警器。就像导航里提前说的“前方500米拥堵”,你要是听劝早点变道,哪至于堵在路中间抓耳挠腮?生活工作一个理儿,把“大寒索裘”当反面教材,保准能少踩不少坑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咱老祖宗留下的成语真是宝啊!就像这个“大寒索裘”,搁现在照样能当时间管理指南用。记住了,羽绒服别等结冰了才买,计划表也别等火烧眉毛才做,你说对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