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 jiān sì zhōng
成语解释:奸:邪恶,诈伪。内心奸恶,貌似忠厚
成语出处: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3卷:“大奸似忠,外视朴野,中藏巧诈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
繁体字形:大姦佀忠
英文翻译:Treacherous as loyal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奸:1.奸诈:奸笑。奸计。老奸巨猾。2.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:奸臣。3.出卖国家、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:汉奸。内奸。为党除奸。4.自私;取巧:藏奸耍滑。这个人才奸哪,躲躲闪闪不肯出力。5.奸淫:通奸。强奸。
似:[sì]1.像;如同:似是而非。何其相似乃尔。2.副词。似乎;好像:似属可信。貌似有理。3.胜过;超过: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。[shì]〔似的〕助词。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,表示和某种事物、情况相像:瓢泼似大雨。飞也似跑去。像别人都不知道似。
忠:1.忠诚:忠心。忠言。效忠。2.姓。
"大奸似忠"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抽象,但生活中其实处处能见到它的影子。举个例子,公司里有个同事总在会议上抢着说"我完全支持领导的决策",私下却偷偷把团队的问题甩锅给其他人——这种表面积极、背后捅刀的行为,就是典型的"大奸似忠"。
有人可能会问:"为什么这种伪装者总能获得信任?"关键在于他们深谙人性弱点。就像古代宦官专权时,总要先表现得比谁都忠于皇帝;现代某些诈骗分子,也会先伪装成热心邻居获取信任。这种策略之所以奏效,是因为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那些"看起来无害"的表象。
记得小区里发生过真实案例:物业经理三年如一日帮老人拎菜上楼,却在维修基金上做手脚贪污了上百万。直到查账时才被发现,所有邻居都不敢相信这个"热心肠"会干这种事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,判断人品不能只看即时表现,更要观察其长期行为是否自洽。
面对这种现象也不必过于悲观。我们可以培养"动态观察"的智慧:既要给人展现善意的机会,也要留意其言行是否始终如一。就像品茶不能只看第一泡,识人更要看其在利益冲突时的选择。与其费心分辨伪装,不如建立透明机制,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。
有趣的是,在自媒体时代,这个成语有了新注解。某些网络意见领袖一边喊着"为粉丝谋福利",一边暗中接虚假广告。这种新型的"大奸似忠"提醒我们: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,比盲目崇拜"人设"更重要。毕竟真正的善意,从来不需要过度表演。
当我们发现身边存在这类现象时,不必急着揭穿或对抗。保持适当距离的同时,专注做好自己的事,时间自会检验真伪。就像河水的清浊,往往要等到潮水退去才能看清。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要因为见过伪装者,就失去相信真诚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