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ōng
  • zhì
  • zhè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à gōng zhì zhèng

成语解释:至:最;正:公正。完全秉公办理,毫不偏心

成语出处: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一章:“来惩办林、邓,表示自己的‘大公至正’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

繁体字形:大公至正

英文翻译:Dagong Zhizheng

大公至正的意思
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”。2.古同“”。

公: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公款。公物。公事公办。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公分母。公议。公约。3.属于国际间的:公海。公制。公历。4.使公开:公布。公之于世。5.公平;公正:公买公卖。大公无私。秉公办理。6.公事;公务:办公。公余。因公出差。7.姓。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公爵。公侯。王公大臣。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公。张公。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公婆。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公羊。这只小鸡是公的。

至:1.到:至今。自始至终。至死不屈。2.至于:甚至。3.极;最:至为感谢。你要早来,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。

正: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正南。正前方。前后对正。这幅画挂得不正。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正房。正院儿。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正午。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。5.正直:正派。公正。方正。心术不正。6.正当:正路。正理。钱的来路不正。7.(色、味)纯正:正红。正黄。颜色不正。味道不正。8.合乎法度;端正:正楷。正体。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正文。正编。正本。正副主任。10.姓。[zhēng]正月:新正。

成语评论

大伙儿听说过“大公至正”这成语不?说白了,就是形容人做事公平得像秤杆子一样,不带半点私心。比如说啊,老张当调解员那会儿,村里两家人争一块地闹得不可开交,他愣是查档案、问老人,最后按祖辈留下的地契分了地,两家都没话说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大公至正”吗?

有人可能要问:“现在这社会,真有人能做到大公至正?”哎你别说,还真有!就拿咱们社区新来的李书记来说,上周评选困难户补助,她直接把自家亲戚的申请给驳回了,当着大伙儿面说:“规矩就是规矩,我这儿没后门可走!”这魄力,活脱脱给成语加了现实注脚。

不过话又说回来,大公至正可不光是当官的事儿。咱普通人过日子,像家长分遗产别偏心眼儿、老师批卷子不看学生背景,这些小事儿里藏着大道理。我三叔开的小超市为啥能火二十年?就因为他卖东西从不看人下菜碟,街坊邻居都认他这个“公平秤”。

要我说啊,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像面照妖镜。你看历史上那些清官,像包拯、海瑞这些人物,为啥老百姓代代传颂?还不是因为他们把“大公至正”四个字刻进了骨头里。反观现在某些搞暗箱操作的,哪怕暂时得了便宜,终究会被戳脊梁骨。

其实换个角度看,大公至正也是给自己省事儿。老话不是说“心底无私天地宽”嘛,遇事儿只要守住公平这根底线,管他东南西北风,咱都能挺直腰杆做人。这道理放职场、家庭、朋友圈,哪儿哪儿都适用,您说是这个理儿不?

大公至正的造句

  1. 造句 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为心,罢王安石、吕惠卿新法而行祖宗旧政,故社稷危而复安,人心离而复事。
  2. 造句 与人为善、精忠报国、大公至正、诚信为本……***驻足观看,表扬他们写得好。
  3. 造句 “大抵近年习俗,凡事不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显然行之,而每区区委曲于私恩小惠之际。
  4. 造句 我皇考大公至正,惟知以诚心待人,穆彰阿得以肆行无忌,若使圣明早烛其奸,则必立重典,断不姑容。
  5. 造句 ***强调推行财政体制改革,促成公共财政改善民生与生态,并重申社会公平与正义,这些都彰显了大公至正之心。
  6. 造句 司法女神蒙着双眼,不是代表洞察力的缺失,相反,她昭示着裁判者无欲无求、大公至正,凭心灵体察,依理性判案。

"大公至正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