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ǔ jìng xī jì
成语解释: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繁体字形:處静息跡
英文翻译:At rest
处:[chǔ]1.居住:穴居野处。2.跟别人一起生活;交往:处得来。处不来。他的脾气好,挺容易处。3.置身在(某地、某种情况等):地处闹市。处变不惊。设身处地。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、完善的阶段。4.处置;办理:论处。处理。5.处罚:处治。惩处。处以徒刑。6.姓。[chù]1.地方:住处。心灵深处。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。2.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一般比局低,比科高),也指某些机关:科研处。总务处。办事处。联络处。
静:1.安定不动(跟“动”相对):静止。安静。风平浪静。静静的湖水。2.没有声响:寂静。清静。傍晚,公园里很静。3.使平静或安静:静下心来。请大家静一静。4.姓。
息:1.呼吸时进出的气:喘息。鼻息。一息尚存,此志不懈。2.消息:信息。3.停止:息怒。息兵。自强不息。偃旗息鼓。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。4.休息:歇息。作息时间表。5.滋生;繁殖:蕃息。生息。6.利钱;利息:年息。月息。还本付息。7.指子女:子息。8.姓。
迹: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哎,说到“处静息迹”这个成语,咱们先得明白它的意思——说白了,就是低调过日子,不张扬也不折腾。比如你刚入职一家新公司,明明能力很强,但选择先观察团队氛围,不急着抢风头,这就是典型的“处静息迹”。这时候有人可能问:“这不显得太被动了吗?”嘿,其实不然!主动观察反而能避免踩坑,你懂的。
再举个例子,朋友之间闹矛盾,有人喜欢当和事佬,有人却选择“处静息迹”——比如暂时不掺和争吵,等大家冷静了再沟通。这时候问题来了:“这不就是逃避吗?”我的观点是,沉默不等于懦弱,有时候“冷处理”反而能让矛盾自然化解。就像烧开的水,关火晾一晾,总比硬吹凉来得快。
话说回来,现代人总被鼓励“展现自我”,那“处静息迹”还有啥用?举个例子,有个同事总爱在会议上打断别人发言,结果反而被领导批评“不够专业”。你看,这时候要是他能“处静息迹”,先听完别人的观点再开口,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。所以啊,低调不是没本事,而是把本事用在刀刃上。
最后聊点个人看法:我觉得“处静息迹”特别适合信息爆炸的时代。现在大家动不动就发朋友圈晒生活,但你有没有发现,那些真正过得充实的人,反而很少在网上刷存在感?就像老话说的,“闷声发大财”——虽然不完全一样,但道理相通。别误会,我不是说完全隐藏自己,而是说有时候退一步,反而能看到更清晰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