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ēng lèi jù fā
成语解释:俱:都。指边说边哭,形容极其悲恸、哀伤的样子
成语出处:唐·裴度《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》:“每一言一誓,声泪俱发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十分哀伤
繁体字形:聲涙俱發
英文翻译:Voice and tears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泪:眼泪;泪液:泪痕。热泪。泪如雨下。烛泪。
俱:[jù]全;都:百废俱兴。面面俱到。[jū]姓。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“声泪俱下”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?咱们先看个例子:同事老张在项目总结会上讲到团队连续熬夜的辛苦,突然声音哽咽、眼眶泛红,几乎是一边擦眼泪一边继续发言。在场所有人都被他声泪俱下的讲述打动,连平时最严厉的领导都主动倒了杯水递给他。
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:这不就是边哭边说吗?和普通哭泣有啥区别?关键在于“声”与“泪”的同步爆发。就像上周社区调解现场,王大妈说到被邻居占车位的委屈时,先是平铺直叙讲事实,说到关键处突然拍着桌子哭喊:“我家老伴腿脚不便啊!”这种从平静叙述到情绪决堤的转变,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。
影视剧里常见这样的场景:男主角攥着病危通知书,手指关节发白,声音颤抖着对医生说“请您再试试”。这种时刻,台词的力量不再来自华丽的修辞,而是真实情感的具象化呈现。我个人觉得,这种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反而更显珍贵——毕竟隔着手机屏幕的今天,能看到真人当面流露脆弱的机会实在不多。
或许你会好奇:这种强烈的情感外露会不会显得夸张?其实关键在于是否发自内心。去年校庆时,退休二十年的李老师谈起教学生涯,说到某个早逝的学生突然泣不成声,全场师生集体起立鼓掌——真挚的情感永远不会过时。这让我想起外婆讲古话时的样子,她总说:“真心话要带着心肝肺一起往外掏。”
说到底,“声泪俱下”不仅是语言技巧,更是打开心扉的勇气。就像暴雨前的雷鸣电闪,它提醒我们:有些情感厚重到必须突破常规才能传递。下次遇到值得倾注真心的事情时,或许我们可以少些克制,多些坦然——毕竟眼泪和颤抖的声线,有时候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