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ī gāo yīn bēi
成语解释:堕:通“隳”,毁坏;堙:堵塞;庳:低处,指沼泽。削平高丘,填塞洼地。指治理水土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昔共工欲壅防百川,堕高堙庳,以害天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堕高堙庳
英文翻译:Falling into the sky
堕:[duò]落;掉:堕落。堕地。堕入海中。[huī]同“隳”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堙:1.土山。2.堵塞。3.埋没。
庳:1.矮小:宫室卑庳。2.低洼:庳湿沼地。
你听说过“堕高堙庳”这个成语吗?它读作duò gāo yīn bì,原意是铲平高地、填平洼地,比喻彻底解决问题、消除差异。比如某小区停车位不足,物业把废弃花坛改造成立体车库,又在低洼处铺设防滑地砖,这种系统化改造方案就是典型的“堕高堙庳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普通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全局观。比如团队内部沟通不畅,单纯批评某个同事是“治标”,而建立定期反馈机制、调整分工结构、优化会议流程,这种多维度调整才称得上“堕高堙庳”。
实际应用中,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“大动干戈”。某中学曾拆除旧教学楼建综合体育馆,结果导致教学区拥挤。后来校方在保留主体建筑基础上,通过扩建连廊、优化空间布局解决问题,这比全拆重建更符合“堕高堙庳”的智慧——解决问题不是非黑即白,平衡更重要。
有趣的是,这个冷门成语在当代职场特别适用。某互联网公司新产品上线遇冷,产品经理没有急着改功能,而是通过用户画像分析、服务流程重构、售后体系升级三管齐下,半年后市场份额提升27%。这种系统性破局思维,正是古人智慧的现代演绎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生活中很多矛盾看似是某个“高点”或“洼地”引发的,其实需要建立立体化解决方案。就像整理凌乱的房间,与其纠结先收衣服还是先擦桌子,不如设计合理的收纳动线,这才是“堕高堙庳”给现代人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