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ān
  • ch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ān chí bù yú

成语解释:渝:改变。坚持到底;决不改变。

成语出处: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补充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坚守诺言不改变

繁体字形:堅持不渝

英文翻译:persistent

坚持不渝的意思

坚:1.硬;坚固:坚冰。坚城。坚不可破。坚如磐石。2.坚固的东西或阵地:攻坚。披坚执锐。无坚不摧。3.坚定;坚决:坚信。坚守阵地。4.姓。

持:1.拿着;握着:持枪。2.保守住:维持。持久。3.掌握;料理:主持。勤俭持家。4.挟制:挟持。胁持。5.对抗:相持不下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渝:1.改变(多指态度或感情):始终不渝。坚贞不渝。2.重庆的别称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坚持不渝”这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目标或信念毫不动摇的态度。比如,有人为了完成一部小说,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,雷打不动,十年如一日——这就是坚持不渝的生动写照。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有些事值得我们如此“固执”地投入?或许答案藏在结果之外的过程中。

举个真实的故事: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时,经历了190次失败实验。有人问她是否想过放弃,她说:“每次失败都在告诉我,正确的路可能就在下一次尝试里。”这里自然引出一个问题:坚持不渝是否等于盲目重复?其实不然。屠呦呦团队在每次实验中都在调整变量、积累数据,这种“动态坚持”才是突破的关键。就像爬山时不断修正路线,但始终朝着山顶前进。

生活中,我们常遇到需要坚持的场景。比如健身,最初两周可能毫无变化,但到了第三个月,肌肉线条和体能会突然出现质的飞跃。这让我想到:坚持的价值往往具有滞后性,就像种下一颗种子,我们看不见它在地下的生长,但破土而出的那一刻,所有等待都有了意义。有人问:“如果坚持很久都没结果怎么办?”我的观点是:真正的坚持不渝,应当包含阶段性的反思与调整,而不是固守某个固定的行动模式。

有趣的是,坚持不渝的相反面未必是放弃,而可能是“灵活的坚持”。比如创业者在保留核心愿景的同时,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形态。这就像河流奔涌向海,遇到岩石就绕道而行,但从未改变最终方向。这里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:如何在坚持与变通之间找到平衡点?或许需要分清什么是“不可妥协的原则”,什么是“可以优化的方法”。

最后分享一个观察:那些真正做到坚持不渝的人,往往把过程本身视为奖赏。他们享受每天进步0.1%的踏实感,胜过对最终结果的焦虑。就像马拉松跑者不会盯着42公里的终点,而是专注于调整呼吸和步伐。这种状态让我联想到:或许真正的坚持不渝,不是咬牙硬撑的苦行,而是找到与目标共处的舒适节奏。

坚持不渝的造句

  1. 造句 我们对以下颠扑不破的真理坚持不渝,即所有的人都是生之平等的,他们被赋予了与生而来不可分离的权利,其中包括生命,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。
  2. 造句 中国人民将坚持不渝地支持世界上被压迫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斗争。
  3. 造句 中国人民坚持不渝地支持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的正义斗争.
  4. 造句 马克思热爱数学,几十年坚持不渝地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数学,留下了近千页的数学手稿。
  5. 造句 这是件困难的工作,但如你坚持不渝,最后是能成功的.
  6. 造句 南丁格尔却坚持不渝,并在1853年成为伦敦一家小医院的院长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