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èng shén wén wǔ
成语解释: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。
成语出处:《书 大禹谟》:“帝德广运,乃圣乃神,乃武乃文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夸奖称赞人
繁体字形:聖神文武
英文翻译:Holy Spirit, culture and martial arts
圣:1.最崇高的:圣地。神圣。2.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:圣手。诗圣。3.指圣人:圣贤。4.封建社会尊称帝王:圣上。圣旨。5.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:圣经。圣灵。6.姓。
神:1.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,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神位。财神。无神论。多神教。2.神话中的人物,有超人的能力:料事如神。用兵如神。3.特别高超或出奇,令人惊异的;神妙:神速。神效。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。4.精神;精力:凝神。费神。聚精会神。双目炯炯有神。5.神气:神色。神情。瞧他那个神儿,准是有什么心事。6.聪明;机灵:瞧!这孩子真神。7.姓。
文:1.字;语言的书面形式:甲骨文。英文。2.文章:散文。议论文。3.文言:半文半白。4.指文科:文理分科。5.非军事的。与“武”相对:文职。文武双全。6.柔和;不猛烈:文弱。文火。7.旧指礼节、仪式等:繁文缛节。8.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9.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文身。文双颊。10.文饰;掩饰:文过饰非。11.⑪量词。用于旧时的铜钱:一文不值。
武:1.关于军事的(跟“文”相对):武器。武装。武力。2.关于技击的:武术。武艺。3.勇猛;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火。4.姓。5.半步,泛指脚步:继武。踵武。见〖步武〗。
“圣神文武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出自《尚书》,原本是形容古代帝王兼具圣明、神武、文治、武功的全面才能。今天咱们不妨抛开历史滤镜,看看这个词在现代生活中能怎么用。
问题一:这个成语到底在夸人什么?想象你遇到一位既能制定公司战略,又能带团队冲业绩,还能在年会上即兴赋诗的领导——这时候用“圣神文武”夸他,可比单说“全能”高级多了。比如:“张总推进新能源项目时展现的圣神文武之才,让竞争对手直呼‘降维打击’。”这种表达既点出了决策智慧(圣),又暗含行动魄力(武),还藏着文化底蕴(文)。
问题二:古人用烂的词,现在还有价值吗?上周参观博物馆,看到明代《出警入跸图》描绘皇帝巡游场景,导游指着画说:“这幅画把帝王圣神文武的形象具象化了。”现场游客纷纷点头——当我们需要快速传递“复合型优秀”的概念时,四个字的成语反而比长篇解释更高效。
换个角度看“文武兼备”我发现当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:技术大牛开始学管理,销售冠军报名写作课。这种趋势和“圣神文武”的内核不谋而合。就像那位既会编程又能写科普文章的工程师朋友,他用代码解决实际问题(武),用文字传播技术思想(文),这种跨界能力正在成为新刚需。
有次听老教授讲课,他说:“不要觉得圣神文武只是给伟人准备的标签,普通人修炼三种技能组合就能脱颖而出。”这话让我想到直播带货的主播们,既要懂产品知识(文),又要控场应变(武),还要维护粉丝关系(圣),新时代的“文武之道”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生。
下次遇到既能设计游戏剧情,又会开发程序的独立制作人,不妨笑着说:“您这圣神文武的配置,是要在游戏圈开宗立派啊?”或许能收获会心一笑。语言的生命力本就在于创造性使用,谁说两千年前的成语不能焕发新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