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ǔ jī wǎ quǎn
成语解释:用泥捏的鸡,用瓦做的狗。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5回:“关公曰:‘以吾观之,如土鸡瓦犬耳!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土鶏瓦犬
英文翻译:useless things
土:1.土壤;泥土:黄土。黏土。土山。土坡。土堆。2.土地:国土。领土。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土产。土话。这个字眼太土,外地人不好懂。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土法。土专家。土洋并举。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土里土气。土头土脑。6.未熬制的鸦片:烟土。7.姓。
鸡:1.家禽,品种很多,嘴短,上嘴稍弯曲,头部有红色的肉冠。翅膀短,不能高飞。也叫家鸡。2.(Jī)姓。
瓦:[wǎ]1.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,一般用泥土烧成,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,形状有拱形的、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。2.用泥土烧成的:瓦盆。瓦器。3.姓。4.瓦特的简称。1秒钟做1焦的功,功率就是1瓦。[wà]盖(瓦):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,就等着瓦瓦(wǎ)了。
犬:狗:警犬。猎犬。牧犬。军用犬。丧家之犬。鸡鸣犬吠。
提起"土鸡瓦犬"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农家小院里的鸡犬相闻。但它的实际含义却和字面意思大相径庭——这个成语专门用来形容那些徒有外表却毫无实际用处的事物。比如朋友送你的精装版世界名著,烫金封面配雕花书脊,摆在书架上确实气派,可塑封都没拆过,这不就是典型的"土鸡瓦犬"吗?
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至今仍不过时?我们不妨观察下现代生活。商场里标价四位数的水晶摆件,除了接灰还有什么用?公司年会上人手一份的鎏金纪念品,拆封后不都成了抽屉里的常驻客?这些看似精致的东西,本质上和泥塑的鸡、陶烧的狗一样,满足的不过是瞬间的视觉愉悦。
上周整理书房时,我翻出十年前买的皮面笔记本。当时花半个月工资买来想记录人生,结果到现在还是簇新如初。相比之下,手机里随手记录的便签反而积攒了上百条灵感。这个对比让我突然顿悟:真正有价值的事物,往往藏在朴实的外表之下。
不过话说回来,"土鸡瓦犬"的存在未必全是坏事。就像春节时亲戚送来的龙凤呈祥糕点盒,虽然没人真会吃那些硬得像石头的点心,但红彤彤的包装往茶几上一摆,过年的喜庆氛围立刻拉满。这里面的分寸在于,我们要清楚知道哪些是装点门面的"氛围组",哪些是真正值得投入的"实力派"。
下次收到包装华丽的礼物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这件东西是会随着时间增值的生活伴侣,还是注定要进储物间的展览品?当我们学会用"土鸡瓦犬"的眼光审视周遭,或许能更清醒地分辨哪些是生活的必需品,哪些只是时代的装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