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í tiān zài zào
成语解释:回:挽回,扭转。扭转乾坤,再造国家。形容忠心保国,功高盖世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甲戍制赐全忠‘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’名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迴天再造
英文翻译:Back to the sky
回:1.曲折环绕:回旋。巡回。迂回。回形针。峰回路转。2.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;还:回家。回乡。送回原处。3.掉转:回头。回过身来。4.答复;回报:回信。回敬。5.回禀。6.谢绝(邀请);退掉(预定的酒席等);辞去(伙计、佣工):送来的礼物都回了。7.指事情、动作的次数:来了一回。听过两回。那是另一回事。8.说书的一个段落,章回小说的一章:一百二十回抄本《红楼梦》。9.回族:回民。10.姓。11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: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。书报阅后,请放回原处。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再:1.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用“又”,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“再”:这部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,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。b)表示更加:高点儿,再高点儿。再多一点儿就好了。c)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:学习再不努力,就得留级了。离开车只剩半个钟头了,再不走可赶不上了。d)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:你再解释,他也不会同意的。e)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:咱们看完了这个节目再走。你把材料整理好再动笔。f)表示另外有所补充:再则。再不然。院子里种着迎春、牡丹、海棠、石榴,再就是玫瑰和月季。2.再继续;再出现:青春不再。良机难再。3.姓。
造:1.做;制作:创造。建造。造船。造纸。造预算。造名册。2.假编;捏造:造谣。3.姓。4.指相对两方面的人,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:两造。甲造。5.农作物的收成:早造。晚造。6.农作物收成的次数:一年三造皆丰收。7.前往;到:造访。登峰造极。8.成就:造诣。深造。9.培养:可造之才。
“回天再造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是神话故事里的法术,但实际上,它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巨大改变。比如,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,通过团队彻底革新商业模式和产品线,最终逆风翻盘,重获市场认可——这种“死而复生”的奇迹,就可以说是“回天再造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回天再造和普通的努力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,它强调的不仅是努力,更是在看似毫无希望的情况下,通过系统性的重构打破困局。比如一座老工业城市,若只是修补基础设施或发补贴,可能治标不治本;但若从产业转型、人才引进到生态治理全面重塑,才能真正实现“再造”。
举个真实场景:某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浪潮中销量暴跌。他们没有选择砍成本裁员,而是将百年内容库数字化,开发互动阅读APP,甚至用AI技术让历史人物“开口讲故事”。这种跳出原有框架的颠覆性创新,正是“回天再造”的生动写照——不是修修补补,而是重新定义价值。
值得思考的是:这种彻底的重构是否总能成功?个人认为,关键在于是否抓住核心痛点。就像修房子,如果地基已经腐朽,只刷墙面毫无意义。但现实中,人们往往因为害怕短期阵痛而选择表面改良,这正是“回天再造”可贵却鲜见的原因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有了新解。比如某程序员转型做农业科技,用无人机和物联网改造传统种植,这种跨界的“降维打击”同样属于再造范畴。它告诉我们:突破性改变往往来自打破边界,而非困守原地。
当遇到看似无解的难题时,不妨想想“回天再造”背后的启示:真正的转机,可能藏在彻底重构的勇气里。就像古人说的“不破不立”,有时候,唯有打破旧模式,才能创造新可能——这或许就是困境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