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ì xiāng bā zhèn
成语解释: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,东南西北,四乡八镇。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四乡八镇
英文翻译:all the towns and villages
四: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乡:1.农村。与“城”相对:上山下乡。城乡交流。2.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:家乡。故乡。3.本地的:乡土。4.行政区划单位。在县之下。5.古又同“向往”的“向(xiàng)”。
八:1.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
镇:1.压;抑制:镇纸。镇痛。他一说话,就把大家给镇住了。2.安定:镇静。镇定。3.用武力维持安定:镇守。坐镇。4.镇守的地方:军事重镇。5.行政区划单位,一般由县一级领导。6.较大的市集。7.把食物、饮料等同冰块放在一块儿或放在冷水里、冰箱里使凉:冰镇汽水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。8.姓。9.表示整个的一段时间:镇日(整天)。
“四乡八镇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像在描述一个热闹的民间集会?比如村里办庙会,隔壁村、邻县的人全赶来了,老张头站在戏台边一挥手:“今年这活动,四乡八镇的人都来捧场了!”这里的“四乡八镇”可不是字面上的四个乡八个镇,而是形容周围所有邻近的地方,透着股热气腾腾的烟火气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举个例子,村口的老槐树下,李大爷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古:“从前饥荒年头,咱这儿四乡八镇的百姓互相借粮,这才熬过了冬天。”这里既点明了地理范围的广泛,又暗含了邻里互助的温情,比直接说“附近所有村子”更有画面感。
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还适用吗?某次社区规划会上,年轻村支书拿着规划图说:“新修的环镇公路要让四乡八镇的农产品都能快速运出去。”这句话既保留了传统韵味,又赋予了发展经济的现代意义,比干巴巴的“辐射周边区域”更生动。
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两类场景:一是强调“广泛覆盖”,比如文化下乡演出通知里写“节目将走遍四乡八镇”;二是突出“集体记忆”,就像家族老人念叨“四乡八镇谁不知道咱家祖传的酿酒手艺”。这种表达既避免了数据化的冰冷,又藏着中国人特有的地域情结。
有趣的是,在数字化时代,“四乡八镇”有了新注解。某电商助农直播里,主播举着手机边走边说:“老铁们看好了,我们团队跑遍四乡八镇找来的好货!”这里的“四乡八镇”不再受限于物理距离,反而成了“原生态”“货真价实”的代名词,可见老话也能焕发新活力。
下次遇到需要描述“广泛而不失亲切感”的场景时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它就像条看不见的纽带,把分散的村落、不同的口音、相似的生活气息,都编进了语言的竹篮里,装着沉甸甸的人情世故,晃晃悠悠地从历史长河里走来,依然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