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xiāng
  • zhè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ì xiāng bā zhèn

成语解释: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
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,东南西北,四乡八镇。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四乡八镇

英文翻译:all the towns and villages

四乡八镇的意思

四:1.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
乡:1.农村。与“城”相对:上山下乡。城乡交流。2.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:家乡。故乡。3.本地的:乡土。4.行政区划单位。在县之下。5.古又同“向往”的“向(xiàng)”。

八:1.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

镇:1.压;抑制:镇纸。镇痛。他一说话,就把大家给镇住了。2.安定:镇静。镇定。3.用武力维持安定:镇守。坐镇。4.镇守的地方:军事重镇。5.行政区划单位,一般由县一级领导。6.较大的市集。7.把食物、饮料等同冰块放在一块儿或放在冷水里、冰箱里使凉:冰镇汽水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。8.姓。9.表示整个的一段时间:镇日(整天)。

成语评论

四乡八镇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像在描述一个热闹的民间集会?比如村里办庙会,隔壁村、邻县的人全赶来了,老张头站在戏台边一挥手:“今年这活动,四乡八镇的人都来捧场了!”这里的“四乡八镇”可不是字面上的四个乡八个镇,而是形容周围所有邻近的地方,透着股热气腾腾的烟火气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举个例子,村口的老槐树下,李大爷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古:“从前饥荒年头,咱这儿四乡八镇的百姓互相借粮,这才熬过了冬天。”这里既点明了地理范围的广泛,又暗含了邻里互助的温情,比直接说“附近所有村子”更有画面感。

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还适用吗?某次社区规划会上,年轻村支书拿着规划图说:“新修的环镇公路要让四乡八镇的农产品都能快速运出去。”这句话既保留了传统韵味,又赋予了发展经济的现代意义,比干巴巴的“辐射周边区域”更生动。

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两类场景:一是强调“广泛覆盖”,比如文化下乡演出通知里写“节目将走遍四乡八镇”;二是突出“集体记忆”,就像家族老人念叨“四乡八镇谁不知道咱家祖传的酿酒手艺”。这种表达既避免了数据化的冰冷,又藏着中国人特有的地域情结。

有趣的是,在数字化时代,“四乡八镇”有了新注解。某电商助农直播里,主播举着手机边走边说:“老铁们看好了,我们团队跑遍四乡八镇找来的好货!”这里的“四乡八镇”不再受限于物理距离,反而成了“原生态”“货真价实”的代名词,可见老话也能焕发新活力。

下次遇到需要描述“广泛而不失亲切感”的场景时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它就像条看不见的纽带,把分散的村落、不同的口音、相似的生活气息,都编进了语言的竹篮里,装着沉甸甸的人情世故,晃晃悠悠地从历史长河里走来,依然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四乡八镇的造句

  1. 造句 班头听好了,你带众役人到四乡八镇,张贴告示,务必在一天之内贴完。
  2. 造句 四乡八镇的村民们抗上锄搞,牵着耕牛,来到田间,开始了一年中漫长的劳作……
  3. 造句 小羽他爸戏唱得不灵,人可是好人,四乡八镇都知道,那是个大好人!
  4. 造句 也是四乡八镇的人从大老远的地方慕名而来的原因。
  5. 造句 大人,俗话说,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,我这观里的三五百道士,吃的穿的,就全指望每年派出一些人带上神水,为洞庭周围四乡八镇的老百姓治病消灭。
  6. 造句 这天是二月初八,天高气爽,相国寺门前,人声鼎沸,聚满了来自城里关外、四乡八镇、各州城府的练武人。
  7. 造句 就是盐啦,胡大伯店里腌肉用的就是光明盐,比官盐便宜,还不掺沙子,咱们四乡八镇都用它。
  8. 造句 大元帅府招军的消息,有如一道乍起的风云,飞一般传遍了四乡八镇、临近州县,传到了无数有志报国的义士好汉耳中,自然也传到了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——岳飞的家里。
  9. 造句 待一切准备就绪,便发通告,晓谕县众,云知县大老爷为解民忧,将只身下地洞,斩妖除魔,到时,请四乡八镇的人等前往助威。

"四乡八镇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