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áng dǐ zhì
成语解释:囊:口袋。口袋底的智慧。指十分有智有谋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及闻慕容德之策,笑曰:‘吾计决矣。且吾投老,扣囊底智,足以克之。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囊底智
英文翻译:Wisdom of cyst base
囊:[náng]1.袋子:布囊。2.像袋子的东西:胆囊。3.用袋子装:囊沙。[nāng]〔囊膪〕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。膪(chuài)。
底:[dǐ]1.最下面的部分:底层。底座。底下(a.下面;b.以后)。海底。底肥。2.末了:年底。月底。到底。3.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:刨根问底。底蕴。底稿。底版。4.图案的基层:白底蓝花的瓶子。5.何,什么:底事伤感。6.古同“抵”,达到。[de]同“的”。
智:1.有智慧;聪明:明智。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2.智慧;见识:足智多谋。智勇双全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3.姓。
“囊底智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其实和“急中生智”很像,指的是人在紧要关头突然爆发出的聪明才智。比如老张修自行车时发现螺丝滑丝,工具箱里却没有替换零件,结果他用铁丝绕了几圈固定,车子又能骑了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囊底智”。
有人问: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紧急情况下的灵感哪个更重要? 其实二者相辅相成。就像小王在登山迷路时,用树枝和落叶搭了临时庇护所,这既需要他平时了解的野外生存知识,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。没有知识储备的“囊底智”,可能会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。
历史故事里也有精彩案例。战国时期齐国被围困,守城将领让百姓把家里腌菜的陶瓮堆在城墙根。敌人半夜偷袭时,陶瓮相互碰撞发出巨响,反而成了预警装置。这种化平凡为神奇的智慧,正是“囊底智”的生动体现。
现代职场中,这个成语同样适用。市场部小周遇到方案被客户全盘否定时,没有推翻重做,而是把原有方案拆解成三个可选项,既保住了团队心血,又满足了客户需求。这种处理方式,比单纯展现聪明更重要。
在我看来,当代人更需要培养“主动调用智慧”的意识。信息爆炸时代,很多人习惯遇到问题就上网搜索,却忽略了大脑本身的创造力。试着关掉手机两小时,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,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思维突破。
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,不妨先深呼吸,把眼前的资源在脑海里列个清单。就像拼乐高积木,看似不相关的零件组合起来,往往就能拼出全新的解决方案。这种思维训练,比单纯记忆知识更能锻造真正的应变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