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àn dāo ér cáng
成语解释:善:拭;善刀:把刀擦干净。将刀擦净,收藏起来。比喻适可而止,自敛其才。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劝诫人
繁体字形:善刀而藏
英文翻译:push one's advantage too far
善:1.善良;慈善(跟“恶”相对):善举。善事。心怀不善。2.善行;善事(跟“恶”相对):行善。劝善规过。3.良好:善策。善本。4.友好;和好:友善。相善。亲善。5.熟悉:面善。6.办好;弄好:善后。善始善终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7.擅长;长于:善战。多谋善断。8.好好地:善自保重。善为说辞。9.容易;易于:善变。善忘。10.姓。
刀:1.切、割、削、砍、铡用的工具,一般用钢铁制成:菜刀。镰刀。铡刀。铣刀。一把刀。2.用于劈或刺的兵器:大刀。朴刀。刺刀。3.形状像刀的东西:冰刀。双刀电闸。4.计算纸张的单位,通常一百张为一刀。5.姓。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藏:[cáng]1.隐蔽:躲藏。2.收存:藏书。[zàng]1.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:宝藏。2.佛教、道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3.西藏的简称:青藏公路。4.藏族。5.古又同“脏(zàng)”。
“善刀而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,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一种生活智慧。比如,小李在工作中解决了一个大难题,同事们都夸他厉害,但他只是笑笑说:“运气好而已。”接着默默整理好资料,继续准备下一个任务。这种不张扬、踏实收尾的态度,就是“善刀而藏”的生动体现。
为什么说“藏刀”反而是一种能力?很多人觉得展现锋芒才能被看见,但过度暴露优势反而可能引发矛盾。比如团队合作时,小王明明想到了最佳方案,却先倾听他人意见,最后再补充自己的观点。这种“先收后放”的策略,既尊重了他人,又让方案更完善。真正的能力不在于时刻挥舞“刀锋”,而在于懂得何时让它发挥作用。
现代人需要“藏刀”吗?在社交网络盛行“晒成就”的时代,主动收敛反而成了稀缺品质。有个创业者朋友分享过:公司拿到融资后,他在朋友圈只发了句“继续努力”,转头就带着团队优化产品细节。三个月后产品爆红,同行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他早已悄悄升级了核心技术。这种延迟满足的克制,往往比即时炫耀走得更远。
有人认为“善刀而藏”是压抑自我,我倒觉得它更像一种战略储备。就像登山者不会在半山腰耗尽体力,留有余力才能冲刺顶峰。生活中那些真正做成大事的人,常常不是最聒噪的,而是像打磨刀刃一样默默积蓄力量,等到关键时刻才利落出鞘。
下次遇到想证明自己的冲动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实力不需要靠音量证明,就像夜空最亮的星,从来不会自己闪烁,只是稳稳地发着光。这种智慧或许正是忙碌的现代人需要重新学习的功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