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ún chǐ xiāng xū
成语解释:犹唇齿相依。
成语出处:明·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四海冶》:“宣镇东起四海冶、火焰山,接昌镇、黄花镇界。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,适当山陵后背,乃唇齿相须之地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国家地区、人际之间等
繁体字形:脣齒相須
英文翻译:be closely related and mutually dependent
唇: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。通称嘴唇。
齿:1.牙12.物体上齿形的部分:锯齿儿。梳齿儿。篦子缺了几个齿儿。3.带齿儿的:齿轮。4.并列;引为同类:齿列。不齿于人类。5.年龄:序齿。齿德俱尊。6.说到;提起:齿及。不足齿数(shǔ)。
相:[xiāng]1.互相:相像。相识。相距太远。不相上下。2.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:实不相瞒。好言相劝。3.姓。4.亲自观看(是不是合心意):相亲。相中。[xiàng]1.相貌;外貌:长相。聪明相。可怜相。狼狈相。2.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3.坐、立等的姿态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4.相位。5.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,每个绕组叫做一相。6.相态。7.观察事物的外表,判断其优劣:相马。8.姓。9.辅助:吉人天相。10.宰相:丞相。11.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12.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:傧相。
须:1.助动词。须要:务须。必须。须知。事前须做好准备。2.姓。3.等待;等到。4.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,后来泛指胡须:须发。须眉。5.须子:触须。花须。
“唇齿相须”这个成语,可能有人第一次听到时会有点疑惑:牙齿和嘴唇到底怎么“互相需要”?其实,它比喻两者关系紧密,就像牙齿和嘴唇一样,缺了谁都会出问题。比如我们说“天气转凉,棉衣和围巾成了唇齿相须的搭配”,少了围巾的棉衣总让人觉得不够暖和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单纯的“互相依赖”有什么不同?其实,“唇齿相须”更强调两者互补的不可替代性。比如团队里负责策划的小张和擅长执行的小王,如果只空谈方案不落地,或者只埋头干活不思考方向,项目都很难成功。这时候用“他们俩的合作真是唇齿相须”就比简单说“合作得好”更有画面感。
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。比如小区里的便利店和快递驿站,看起来是竞争关系,实际上便利店帮居民暂存快递反而带火了生意。这种微妙的共生关系,用“唇齿相须”来形容就特别贴切。再比如手机里的硬件和软件系统,就像硬币的正反面,分开来看都不完整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越是需要密切配合的领域,这个成语越适用。比如中医讲的“气血相生”,画家说的“笔墨相发”,本质上都是不同元素间的深度绑定。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跳出非黑即白的对立框架,看到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在数字化时代,这个概念其实有了新的延伸。比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系,就像21世纪的“唇齿相须”——海量数据喂养算法,智能算法又反过来优化数据采集。这种动态平衡的关系网络,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。
下次遇到看似矛盾实则互补的事物,不妨用这个成语试试。它不仅能准确传达出事物间的依存关系,还能让人会心一笑:原来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物,就像老话说的那样,本就是成双成对存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