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á
  • shì
  • dò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á shì dòng sú

成语解释: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。

成语出处:宋·曾巩《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》:“其为人,居家孝友,遇人和易质厚,不为聪明技巧以哗世动俗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显示自己

繁体字形:嘩丗動俗

英文翻译:Make a noise

哗世动俗的意思

哗:[huá]喧哗;喧闹:哗然。哗笑。哗变。寂静无哗。[huā]形容撞击、水流等的声音: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。流水哗哗地响。

世:1.时代:近世。当世。2.人的一生:一生一世。3.一代传一代的:世医。世交。4.指有世交关系的:世叔。5.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:第十五世孙。6.世界;社会:举世无双。公之于世。7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。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。

动:1.(事物)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(跟“静”相对):流动。风吹草动。你坐着别动。2.“働”是“劳动”的“动(動)”的异体字。3.改变(事物)原来的位置或样子:搬动。挪动。改动。动用。兴师动众。4.使用;使起作用:动笔。动手。动脑筋。5.触动(思想感情):动心。动怒。动了公愤。6.感动:动人。不为亲情所动。7.吃;喝(多用于否定式):这病不宜动荤腥。他向来不动酒。8.动不动;常常:动辄得咎。影片一经上演,观众动以万计。

俗:1.风俗:习俗。移风易俗。2.大众的;通行的;习见的:约定俗成。通俗。3.趣味不高的;令人厌恶的:庸俗。俗气。4.没出家的人;世俗:僧俗。还俗。

成语评论

小明为了在聚会上成为焦点,故意穿了一身金光闪闪的夸张服装,还当众表演了倒立喝水。朋友悄悄问:"这算哗世动俗吗?"其实这种刻意博眼球的行为,正符合成语中"用夸张手段扰乱世人常态"的含义。

某直播博主连续三天蹲守垃圾站,声称要体验流浪汉生活。观众质疑:"哗世动俗和真实记录怎么区分?"关键看出发点——前者重在制造噱头,后者重在传递价值。就像去年爆红的"退学环游世界"视频,后来被扒出全程有团队跟拍,这就偏离了分享的本真。

作家新书发布会现场,作者突然开始用脚作画。出版人解释:"这不是哗世动俗,是行为艺术。"这里有个有趣的边界:当夸张形式与核心内容产生关联时,可能升华为艺术表达。就像杜尚把马桶搬进展览馆,最初也被骂哗众取宠,如今却成为艺术史经典。

有次看到商场促销,工作人员戴着三米高的头套发传单。路人笑问:"这么夸张有必要吗?"其实在信息过载的时代,适度哗世动俗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,关键是把握好度。个人认为,真正的好内容像茶香,不需要摔茶杯来引人注意。

最近注意到个现象:越是朴实的乡村生活视频,反而比很多精心设计的都市剧更打动人。这或许说明,哗世动俗的效果正在边际递减。当所有人都忙着制造声响时,那份安静的真诚反而成了最稀缺的存在。

最后想起老家菜市场有位卖豆腐的大爷,三十年如一日敲着同样的梆子声。有人觉得老土,我却觉得这种"不哗世而动俗"的坚持,恰是最动人的生活本色。在这个注意力就是货币的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修炼"悄悄惊艳所有人"的底气。

"哗世动俗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