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āi shēng tàn qì
成语解释: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
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8卷:“终日他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叹息
繁体字形:哀聲嘆氣
英文翻译:Lament
哀:1.悲伤;悲痛:悲哀。哀鸣。2.悼念:哀悼。默哀。3.怜悯:哀怜。哀矜。哀其不幸。4.姓。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叹:1.叹气:叹息。可叹。长吁短叹。2.吟哦:咏叹。一唱三叹。3.发出赞美的声音:赞叹。叹为奇迹。
气:1.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2.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3.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4.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5.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6.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)。忍气吞声。7.欺压:受气。8.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9.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10.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哎,说到“哀声叹气”这个成语,大家可能觉得挺耳熟的,但具体怎么用才合适呢?别急,咱先来拆解拆解。说白了,“哀声叹气”就是形容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儿,忍不住唉声叹气的那种状态。比如同事小王最近天天加班,嘴里总念叨:“这项目啥时候是个头啊……”边说边摇头,这就是典型的“哀声叹气”现场版。
等等,为啥人会哀声叹气呢?其实啊,这就像心里憋着股气儿,非得通过叹气才能排解。比如说老张家的孩子考试没考好,老张一边收拾书包一边嘟囔:“哎,这成绩可咋整……”你听听,这种带着无奈和焦虑的叹息,可不就是成语里说的那个味儿嘛!
不过话说回来,哀声叹气真的管用吗?个人觉得偶尔发发牢骚没问题,但成天挂在嘴边反而容易让心态变消极。举个真实的例子:我邻居李姐之前总抱怨工作太累,后来她试着把“哎,又要加班”换成“今天搞完这个任务就奖励自己吃火锅”,结果整个人精神头都不一样了!
那遇到糟心事该怎么处理呢?其实老祖宗早给咱划重点了——成语里“哀声叹气”四个字本身就在提醒我们:别光顾着叹气,得想办法解决问题。比如学生党碰到难题时,与其趴在桌上嘟囔“这题根本做不出来”,不如站起来喝口水,换个思路重新梳理条件,说不定就灵光乍现了呢!
说到底啊,哀声叹气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剂,偶尔来点能释放压力,但要是顿顿都加这个料,那日子可就真过成苦瓜味儿了。下次再听到身边人叹气的时候,不妨递杯热茶,说句“咱慢慢捋”,保准比跟着叹气管用多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