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ké zhū tuò yù
成语解释:比喻为文措辞优美。
成语出处:林学衡《新猛近稍习词章》诗:“俪白妃青从检点,咳珠唾玉定纷纶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言谈或诗文等
繁体字形:咳珠唾玉
英文翻译:Expectoration of pearls and spittle
咳:[hāi]表示伤感、后悔或惊异:咳!我怎么这么糊涂!。咳!真有这种怪事儿![ké]咳嗽:干咳。百日咳。连咳带喘。
珠:1.珠子:珠宝。夜明珠。2.(珠儿)小的球形的东西:眼珠儿。泪珠儿。水珠儿。滚珠儿。3.姓。
唾:1.唾液:唾壶。2.用力吐唾沫:唾手可得。3.吐唾沫表示鄙视:唾弃。唾骂。唾面自干。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“咳珠唾玉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?别急,咱们先看个场景。语文课代表小明站起来发言:“我认为《滕王阁序》真是咳珠唾玉之作,那句‘落霞与孤鹜齐飞’简直像珍珠落在玉盘上。”这时候班主任笑着补充:“说得对!王勃确实用文字给我们造了座珠宝库。”
等等,这里为什么要用“咳珠唾唾玉”?其实这个成语就像在说:作者随便咳嗽两下都能吐出珍珠美玉,比喻作品字字精妙。就像咱们现在说的“金句制造机”,古人说话真是文雅多了。
记得去年公司年会吗?市场部小王做汇报时,把枯燥的数据讲成了跌宕起伏的故事。会后总监拍着他肩膀说:“你这张嘴真是当代版咳珠唾玉,硬是把PPT说成了有声小说。”这说明什么?好口才在现代社会照样是硬通货。
有人可能会问:普通人怎么练就这种本事?我观察过写作高手的习惯,他们有个共同点——像珠宝匠对待宝石那样打磨文字。比如我认识的专栏作家老张,他每篇稿子至少改五遍,常说:“文字要经得起读者拿放大镜看。”
不过要注意,刻意堆砌华丽词藻反而会弄巧成拙。就像上周同学聚会上,刚学成语的小李不停显摆:“这道菜真是咳珠唾玉,那个摆盘堪称字字珠玑...”大家憋笑到内伤。所以说,自然流露的文采才动人,强行拽文就像往清汤里撒金箔——浮夸。
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时代,能让人暂停截图做笔记的内容,不就是现代版的“珠玉之言”吗?下次看到特别戳心的文案,不妨想想:创作者是不是把生活这颗蚌壳里的砂砾,慢慢磨成了闪亮的珍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