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xiū
  • xīng
  • ró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ǐ xiū xīng róng

成语解释:启:开;戎:战争。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

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手足》:“惟口终日无所事事,或大言不惭,或空谈无补;甚或启羞兴戎,为全体之累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好事人等

繁体字形:啓羞興戎

英文翻译:To be ashamed and to be military

启羞兴戎的意思

启:1.打开:启封。启门。某某启(信封上用语,表示由某人拆信)。2.开导:启蒙。启发。3.开始:启行。启用。4.陈述:敬启者(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)。某某启(用于书信末署名处)。5.旧时文体之一,较简短的书信:小启。谢启。6.姓。

羞:1.害臊;难为情:害羞。2.使难为情:你别羞我了。3.耻辱:羞耻。4.感到耻辱:羞与为伍。5.同“”。

兴:[xīng]1.兴盛;流行:复兴。新兴。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。2.使盛行:大兴调查研究之风。3.开始;发动;创立:兴办。兴工。兴利除弊。百废俱兴。4.起;起来:晨兴(早晨起来)。夙兴夜寐。5.准许(多用于否定式):说话要有根据,不兴胡说。6.或许:明天他也兴来,也兴不来。7.姓。[xìng]兴致;兴趣:豪兴。助兴。败兴。雅兴。游兴。

戎:1.兵器;武器:兵戎。2.军事;军队:戎马。戎装。投笔从戎。3.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启羞兴戎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其实它描述的是因小事处理不当而引发冲突的场景。比如同事之间开玩笑过了头,一方觉得被冒犯,结果两人从拌嘴升级到冷战,甚至影响团队合作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启羞兴戎”。生活中许多矛盾都始于无心之言或微小摩擦,若不及时化解,就可能像滚雪球一样越闹越大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一点小事会发展成严重冲突?”关键在于“羞”和“戎”的转化机制。比如朋友聚会时,有人随口调侃另一人的穿着,对方觉得当众丢面子(“羞”),为了维护尊严而激烈反驳(“戎”)。此时若双方都不退让,一句玩笑就可能演变成关系裂痕。可见,情绪管理和社会敏感度在避免冲突中至关重要。

换个角度看,国际关系中也常见“启羞兴戎”的案例。某国领导人公开批评他国文化习俗,看似只是言论自由,实则触动了民族尊严的敏感神经,导致外交关系恶化。这提醒我们:在不同文化背景下,对“羞”的界定千差万别,跨文化交流更需要谨慎措辞。

我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“启羞兴戎”。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放大了言行的破坏力,一条不当的社交媒体动态,可能在几小时内引发大规模舆论战。但反过来看,这也让我们有机会主动创造更友善的沟通环境。比如在发表观点前多问自己:“这句话是否可能被误解?有没有更温和的表达方式?”

说到底,“启羞兴戎”不是必然发生的悲剧,而是可以预防的危机。就像老话说的“三思而后行”,当我们学会在开口前考虑他人感受,在行动前预估潜在影响,很多冲突其实都能消弭于萌芽状态。这种主动化解矛盾的智慧,或许正是这个古老成语留给现代人最重要的启示。

"启羞兴戎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