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ǔn yōng shì zhì
成语解释:吮:用嘴吸;痈:毒疮;噬:咬。指用口舌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。比喻卑劣地奉承人
成语出处: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三回:“他们把那瓣香祖传来的奴颜婢膝的面孔,吮痈噬痔的长技,向来在本国有权力的人里头用熟的,近来都用在外国人身上了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卑劣地奉承人
繁体字形:吮痈噬痔
英文翻译:Sucking carbuncle and hemorrhoid
吮:嘬;聚缩嘴唇而吸取:吮乳。
痈: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,病原体是葡萄球菌,多发生在背部或项部,症状是局部红肿,形成硬块,表面有许多脓疱,有时形成许多小孔,呈筛状,非常疼痛,常引起发热、寒战等,严重时并发败血症。
噬:咬:吞噬。反噬。
痔:痔疮,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。由直肠下端或肛管的静脉曲张所造成,经常便秘者易得此病。分内痔、外痔和混合痔。症状是排便后滴鲜血,局部疼痛或有肿物由肛门突出等。
“吮痈噬痔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,字面意思是“用嘴吸脓疮、用舌头舔痔疮”,但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呢?我们先从一个例子入手。
场景举例: 张经理最近总爱在会议上吹捧老板的决策,哪怕方案明显有问题,他也抢着喊“这思路太超前了!”。更夸张的是,老板随口提了句办公室绿植太少,第二天张经理就自费买了三盆发财树摆在老板门口。同事小王私下嘀咕:“他这已经不是拍马屁了,简直是‘吮痈噬痔’。”
为什么用这么恶心的成语? 这个成语的核心其实是讽刺毫无底线的讨好行为。古代医生用吮吸脓疮的方法治病本是职责所在,但若有人专门靠舔伤口来巴结权贵,性质就变了——就像现代职场中,有人用超越常理的奉承手段获取利益,反而暴露了人格的缺陷。
当代适用场景: 比如某网红博主刻意模仿大V的口头禅和穿衣风格,连对方发错的数据都跟着转发点赞;又比如供应商明知甲方要求不合理,仍连夜修改二十版设计稿只为“表忠心”。这些行为虽然不像字面意义那么夸张,但本质上都属于通过自我矮化的方式换取短期利益。
我的观察: 现实中这类人往往陷入两难——短期内可能获得资源倾斜,但长期会失去同事信任。就像《围炉夜话》里说的:“谄人者自污”,过度讨好他人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处境。真正健康的人际关系,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。
遇到类似情况时,不妨想想:我们是否需要用伤害自尊的方式换取机会?或许保持专业态度,在适当时候提出建设性意见,才是更可持续的相处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