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īng fēng tīng shuǐ
成语解释: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。
成语出处: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,感兴而制乐。唐 王建《霓裳辞》之一:“弟子部中留一色,听风听水作《霓裳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聽風聽水
英文翻译:Listen to the wind and listen to the water
听:1.用耳朵接受声音:听广播。2.服从;接受;照办:一切行动听指挥。不听劝告。3.任凭:听其自然。4.判断;治理:垂帘听政。5.英语音译词。金属制的密封罐、筒等。也用作量词:听装香烟。一听啤酒。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听:1.用耳朵接受声音:听广播。2.服从;接受;照办:一切行动听指挥。不听劝告。3.任凭:听其自然。4.判断;治理:垂帘听政。5.英语音译词。金属制的密封罐、筒等。也用作量词:听装香烟。一听啤酒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“听风听水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,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老张在农贸市场卖菜三十年,凌晨三点听到风声转大,立马把露天摆放的菜筐收进棚里,果然半小时后暴雨倾盆。这种不用看天气预报就能“听风听水”的本事,其实是长期观察积累的生存智慧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都人工智能时代了,这种原始技能还有用吗?看看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们,他们盯着用户评论里“最近推送的广告真吵”这类抱怨,就像在听数字世界的风声水声。去年某社交APP突然调整消息提醒音调低了两度,正是产品团队从细微反馈中听出了用户对信息过载的疲惫。
我在茶山见过更有趣的“听风听水”。采茶师傅摸着茶叶说:“这片地头上午有穿堂风,下午晒西墙,得比北坡晚采三天。”这种对自然韵律的把握,让我想到现代人戴着智能手表监测睡眠周期,本质上都是在捕捉环境与自身的共振频率。
成语新用的场景越来越多。小区物业群里抱怨电梯总是满员,物业主任立刻在早高峰前加开备用梯,这就是基层管理者的“听风听水”。比安装人流计数器更有效的,是读懂业主们字里行间的情绪波纹。当敏锐感知成为稀缺能力,这个古老的成语正在写字楼和服务器机房焕发新生。
下次看到阳台上绿萝叶子无端打卷,别急着浇水。先摸摸土壤湿度,看看光照角度,就像中医把脉般综合诊断。生活给的提示音往往很轻,但足够有心人听清风的方向,辨明水的深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