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án liǎo wèn jí
成语解释:蓼:一种苦味水草。不顾辛苦,慰问疾病。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,跟百姓同甘共苦。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》:“吾何忍弃去。”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:“观其所以结物情者,岂徒投醪抚寒,含蓼问疾而已哉?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;指君主跟百姓同甘共苦
繁体字形:含蓼問疾
英文翻译:ask after the people 's sufferings with deep concern
含:1.东西放在嘴里,不咽下也不吐出:含一口水。含着橄榄。2.藏在里面;包括在内;容纳:含着眼泪。这种梨含水分很多。工龄满三十年以上(含三十年)者均可申请。3.带有某种意思、情感等,不完全表露出来:含怒。含羞。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。
蓼:[liǎo]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互生,花多为淡红色或白色,结瘦果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蓼蓝、水蓼、荭草等。[lù]形容植物高大。
问:1.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事处。不懂就问。答非所问。2.为表示关切而询问;慰问:问好。问候。3.审讯;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。4.管;干预:过问。不闻不问。5.向(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):我问他借两本书。6.姓。
疾:1.病:疾病。2.痛苦;疼痛:关心群众的疾苦。痛心疾首。3.痛恨:疾恶如仇。4.快;迅速;猛烈:疾走。疾风。
“含蓼问疾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,但它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。想象一下,古代有位国君为了体察百姓疾苦,亲自去探望病人,甚至嘴里含着苦味的蓼草,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民间的苦难。这背后藏着什么智慧呢?
举个例子:公司老板发现员工近期加班频繁,主动调整了工作流程,还私下询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。同事悄悄议论:“他这是‘含蓼问疾’啊,明明可以不管,偏要自找‘苦’吃。”这里的“苦”不再是蓼草,而是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。
可能有人会问:现在谁还会用这么古老的方式表达关心?其实成语的核心理念从未过时。就像疫情期间,社区志愿者穿着防护服挨家送菜,额头上的汗水和面罩的勒痕,何尝不是新时代的“含蓼问疾”?真正的关怀,从来不需要刻意表演。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“主动代入”。现代人常说“同理心”,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困境?就像朋友失恋时,比起敷衍的“别难过”,不如说“我陪你喝杯苦瓜汁,尝尝心碎的滋味”,或许更能传递温暖。
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不妨试试“反向操作”:别急着给解决方案,先体验对方的处境。就像医生尝药了解药性,教师批改作业理解学生难度,这种带着“苦味”的共情,往往比甜言蜜语更有力量。
生活中的“蓼草”无处不在,可能是倾听抱怨时的耐心,处理纠纷时的换位思考。当我们不再把关怀当作任务清单,而是真正走进他人的世界,那些看似陈旧的智慧,就会在现实中开出新的花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