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èi xíng fèi shēng
成语解释: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。
成语出处:汉 王符《潜夫论 贤难》:“谚曰:‘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’,世之疾此,固久矣哉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吠形吠聲
英文翻译:slavishly echo others
吠:(狗)叫:狂吠。鸡鸣犬吠。
形:1.形状:圆形。方形。图形。地形。2.形体;实体:有形。无形。形影不离。3.显露;表现:喜形于色。形诸笔墨。4.对照:相形见绌。5.姓。
吠:(狗)叫:狂吠。鸡鸣犬吠。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“吠形吠声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看见影子就吠叫,听到声音也跟着叫”,用来形容人云亦云、盲目跟风的行为。比如,有人看到朋友圈里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,立刻转发并附上“太可怕了!大家小心!”,结果后来发现是谣言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吠形吠声”。
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行为?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“从众效应”:当信息不明确时,人倾向于跟随多数人的选择。比如超市里排长队的奶茶店,可能味道一般,但人们会因为“别人都在买”而加入队伍。这种行为背后既有对安全感的追求,也有避免独立思考的惰性。
职场中如何避免成为“吠形吠声”者?假设部门会议上,领导提出一个新方案,同事纷纷点头称赞。此时不妨多问一句:“这个方案解决了哪些具体问题?可能带来什么新挑战?”通过提问推动深入讨论,既能展现主动性,也能避免集体决策失误。就像老话说的:“真理往往站在少数人这边。”
个人认为,现代社会信息过载加剧了这种现象。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、热搜榜单的即时更新,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认知方式。有个朋友曾分享:她看到三个博主推荐同一款护肤品后立刻下单,结果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。这提醒我们:面对海量信息时,比“快速跟随”更重要的是“按下暂停键”。
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?可以试试“信息交叉验证法”:看到惊人消息时,至少查证三个不同信源;遇到热门话题时,先记录自己的第一反应,隔天再重新审视。就像厨师辨别食材新鲜度,我们也要训练自己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。毕竟,真相往往藏在第二层甚至第三层细节里。
下次遇到众人热议的事件,不妨先观察“影子”的形状,倾听“叫声”的来源。保持适度的怀疑精神,不是要变得愤世嫉俗,而是为了在纷繁世界中守住自己的判断力。正如古罗马哲人塞涅卡所说:“随风摇摆的,永远是枝叶而非树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