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ūn
  • chén
  • zuǒ
  • shǐ 使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ūn chén zuǒ shǐ

成语解释:原指君主、臣僚(文武官员)、僚佐(辅助别人的人)、使者(奉命办事的人)四种人;他们在一国之内;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。后来也用以比喻中医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性质和作用。

成语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;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;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,主治病;用药须合君臣佐使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定语、宾语;用于中药方面

繁体字形:君臣佐使

英文翻译:monarch

君臣佐使的意思

君:1.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。2.敬辞。称对方:汪君。诸君。

臣: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臣。君臣。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3.姓。

佐:1.辅佐;辅助:佐理。佐餐。2.辅佐别人的人:僚佐。3.姓。

使:1.派遣;支使:使唤。使人去打听消息。2.使用:使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使。使上点肥料。3.让;叫;致使:办事使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4.假如。5.奉使命办事的人:使节。大使。公使。特使。学使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
成语评论

君臣佐使”原本是中医里的术语,用来描述药物配伍的层次关系。但如果把它当成成语来用,可以形容团队中不同角色各司其职的协作状态。比如,一家创业公司里,CEO负责战略方向(君),技术总监落实核心产品(臣),市场团队开拓用户(佐),行政人员保障后勤(使)——这种分工明确、互相补位的关系,不就是现代版的“君臣佐使”吗?

为什么这个冷门成语值得关注? 其实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真理:任何成功都离不开系统化协作。就像炒一盘宫保鸡丁,主料、配料、火候、调料缺一不可。去年参与社区垃圾分类项目时深有体会——居委会统筹(君),志愿者宣传(臣),物业配合执行(佐),居民自觉遵守(使),四方联动才能让环保理念落地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强调等级分工会不会压抑创造力?” 我倒觉得恰恰相反。好的协作框架就像乐谱,既规定基本旋律,又给即兴发挥留足空间。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是个典型:总兵官制定航线(君),火长观测星象(臣),水手操作帆桨(佐),通事负责翻译(使),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缔造航海奇迹。

现代职场中,这个概念特别适合跨部门合作。市场部策划活动(君),设计部制作物料(臣),销售部对接客户(佐),财务部控制预算(使)。记得前年双十一大促,我们团队正是靠这种清晰的职责划分,在三天内完成了平时两周的工作量。这让我意识到:明确角色不是限制,而是解放生产力的钥匙。

换个角度看,这种协作智慧也适用于家庭生活。周末家庭大扫除时,爸爸规划区域(君),妈妈整理衣柜(臣),孩子收拾玩具(佐),扫地机器人默默工作(使)。你看,连智能设备都能成为“使”的一部分,说明这种思维模式完全能适配新时代的需求。

说到底,“君臣佐使”的精髓在于动态平衡。就像交响乐团演出,首席小提琴手未必总在C位,鼓手也有独奏的高光时刻。关键是要建立灵活的响应机制——当“佐”的角色发现市场变化时,及时反馈给“君”调整策略,这样的团队才能在竞争中保持生命力。或许,这就是古老智慧给现代人的启示:分工不分家,合作才能共赢。

君臣佐使的造句

  1. 造句 中医处方,绝不能只罗列药味,必须安排好各味药之间君臣佐使的关系。
  2. 造句 下面就这“君臣佐使”四位一体疗法做一个简单介绍。
  3. 造句 炎帝始味草木之滋,察其寒温平热之性,辨其君臣佐使之义,尝一日而遇七十毒,神而化之,遂作方书以疗民疾,而医道立矣。
  4. 造句 中药的配制讲求的是君臣佐使,讲求的是配伍之道,同样的药材,不同的配伍方式,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。
  5. 造句 剑乃百兵之君,刀不过是臣子,什么是君臣佐使你难道不懂吗?
  6. 造句 中药方剂,关键还是在于君臣佐使的配伍,在于药物剂量的搭配变化。
  7. 造句 听说医家配药除了讲究君臣佐使外,还需要一味药引子。
  8. 造句 病无常形,医无常方,药无常品。顺逆进退,存乎其时;神圣工巧,存乎其人;君臣佐使,存乎其用。
  9. 造句 人活一辈子,无论怎么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,糜芳懂得什么叫君臣佐使,但他更懂得,是老父自小起就循循教导的话语。
  10. 造句 这阴气比外界的还要浓烈精纯三倍,虽然不如吸纳煞灵石来得更快,但胜在炼制时采取了君臣佐使之道,因此更加的安全。

"君臣佐使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