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
成语解释: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,不断前进。
成语出处:宋 文珦《过苕溪》诗:“只看后浪催前浪,当悟新人换旧人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新生事物
繁体字形:后浪催前浪
英文翻译:After the wave, before the wave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浪:1.波浪:风平浪静。乘风破浪。白浪滔天。2.像波浪起伏的东西:麦浪。声浪。3.没有约束;放纵:放浪。浪费。4.逛:到街上浪了一天。5.姓。
催:1.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:图书馆来信,催他还书。2.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:催生。催眠。催肥。3.姓。
前:1.方位词。在正面的(指空间,跟“后”相对):前门。村前村后。2.往前走:勇往直前。畏缩不前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头里的(跟“后”相对):前排。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。4.方位词。过去的;较早的(指时间,跟“后”相对):前天。从前。前几年。前功尽弃。前所未有。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5.方位词。从前的(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):前政务院。6.方位词。指某事物产生之前:前科学(科学产生之前)。前资本主义(资本主义产生之前)。7.方位词。未来的(用于展望):前程。前景。事情要往前看,不要往后看。8.前线;前方:支前。9.姓。
浪:1.波浪:风平浪静。乘风破浪。白浪滔天。2.像波浪起伏的东西:麦浪。声浪。3.没有约束;放纵:放浪。浪费。4.逛:到街上浪了一天。5.姓。
“后浪催前浪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像是海浪一波接一波地向前涌动,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——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用短视频平台记录生活,老一辈可能还在习惯看电视新闻。这时候有人感叹:“现在的孩子真是后浪催前浪,我们这些老方法都快跟不上了。”这里既带着对新事物的认可,也隐约透露出时代更替的必然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后浪非得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吗?”其实不完全是这样。去年我参观过一个传统陶瓷作坊,老师傅带着二十岁的徒弟改良釉料配方,老师傅的经验和年轻人的创新结合,烧出了更轻薄的瓷器。你看,后浪不一定要推翻前浪,更像是接力跑——前浪铺好基础,后浪带着新工具加速冲刺。
再举个科技领域的例子。十年前用翻盖手机的人,可能很难想象现在对着手表就能通话。但正是当年那批研发按键手机的工程师,为后来的触屏技术打下了硬件基础。有趣的是,现在有些年轻人反而开始收藏复古手机,前浪和后浪的关系从来不是单向的淘汰,更像螺旋上升的齿轮,互相借力才能转得更快。
我最近在社区图书馆发现个现象:退休教师自发组织编程兴趣班,中学生教老人用智能机查公交线路。这种跨代际的互动让我想到,所谓“催”不一定是催促,更像是不同节奏的协奏曲。当70岁的舞蹈家和00岁的街舞少年同台表演时,观众既看到传统的优雅,又感受到新潮的爆发力。
未来的世界会怎样?或许就像春天的柳树,老枝撑着新芽才能迎风舒展。当我们不再把“前浪”和“后浪”看作对立面,而是看作时间轴上的合作伙伴,那些关于代沟的焦虑,反而会变成跨代共创的契机。毕竟每个时代的前浪,都曾是汹涌的后浪啊。